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新春走基层】撂荒地变“淘金田”

时间:2022-02-22 来源: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瑞雪兆丰年,成纪大地身披银装,万物于无声之中酝酿着新一轮生机。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每一寸耕地,我们一刻不敢放松。”一片雪白之间,静宁县界石铺镇党委书记李高强和镇村干部奔走在高标准农田中,时而俯身察看、时而抬头远望,身后留下一串脚印。

  界石铺镇位于静宁县西北部,因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多,荒地耕种效益差,土地碎片化撂荒的情形时有发生。

  2014年起,界石铺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推动撂荒地恢复生产,决心向荒地要效益。

  2020年,界石铺镇打破村域界限,将水鱼-崔岔流域5个村集中连片种植2万亩优质饲草玉米。

  2021年,镇上继续在南山6村继红-崔岔-祁岔片区推进集约化种植,形成“连通6村、辐射周边、引领全镇”的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带,建成南山2万亩饲草玉米种植基地和1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

  “我们引进甘肃陇上草牧业有限公司和6家合作社,加大撂荒地流转力度,大力实施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在李高强看来,只有对包括撂荒地在内的耕地进行连片整治,才能吸引种植大户实现集约化种植,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家里就我和媳妇两个劳动力,以前辛辛苦苦干一年,挣不了几个钱。”回忆过去,今年53岁的界石铺镇继红村村民安宁宁连连摇头,“这几年好了,政府免费提供地膜和技术培训,每年9月陇上草牧业公司到地头收购玉米,销路也不愁了。”

  为解决销路难问题,界石铺镇与甘肃陇上草牧业有限公司签订饲草玉米供货协议,推行订单种植,大力拓展销售渠道,真正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确保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

  春耕时节即将到来,界石铺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技员杨小厉正为春季覆膜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做准备。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变化,杨小厉打开了话匣:“现在从耕到种、再到收都是机械完成,解决了因劳动力短缺制约农业发展问题,大大提高了农民收益。”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2021年,平凉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总投资1.44亿元。今年将继续发力,新建高标准农田19.8万亩。

  人勤春早,对于新的一年,安宁宁早就有了盘算,“今年我准备再承包10亩地,还种饲草玉米,收益绝对差不了。”

  


原文链接:http://nync.gnzrmzf.gov.cn/info/1093/830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