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村:乡村振兴“接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保住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发生?盖州市卧龙泉镇义和村驻村工作队做到“扶上马送一程”,立足产业持久支撑,凝聚民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持续用力做好后续扶持,让脱贫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春节前,义和村驻村工作队一如既往地繁忙。在村集体经济项目大红袍李子大棚里,朵朵李子花竞相开放,树下各种山野菜生长茂盛,一派生机勃勃。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庄英杰已经71岁了,他得空就会到大棚里打包山野菜,村里给他们这样的脱贫户按照小时支付工资。
义和村地处盖州东部山区,曾经是省级贫困村,这里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发展产业颇受制约。2018年,义和村在摘掉贫困村帽子之后,向省农业厅争取乡村振兴战略项目资金200万元,在2019年流转260亩村民土地,建设村集体经济项目大红袍李子产业园,种植1.4万棵大红袍李子树,并利用李子树下闲置空地发展立体种植,套种大叶芹、小叶芹等山野菜。
振兴有抓手,村集体有产业,贫困户有分红、可就业。盖州市卧龙泉镇义和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党支部第一书记金一鸣介绍说,村里抓产业促振兴,最终还是得落实到老乡的“钱袋子”里。2019年开始,金一鸣与村“两委”就开始规划大红袍李子产业园,发展林下经济,每年项目流转土地分红近20万元。义和村有贫困户30多户,很多年老体弱贫困户多年不能下地劳动,现在把土地流转给村集体,亩分红达到800元,贫困户拿分红每年最多达到3000多元,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两年来,义和村通过村集体产业带动30多户、5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2021年,他们工资达到20多万元,曾经的贫困户年均收入全部达到监测标准6600元。
冬闲时节,义和村“两委”还与大连某外贸公司建立对接平台,让村里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可以从事外贸加工。村里负责人采取送料上门形式,村民坐在炕头赚零花钱。
原文链接:http://nyncj.yingkou.gov.cn/001/20220216/fc8edae5-a2e2-4742-800e-74c394c8a0fc.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湖南省首届“湘药”发展大... 04-22
-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农产... 04-21
- 我市召开2025年海洋综... 04-21
- 江门市召开农村集体资产上... 04-21
- 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议... 04-21
- 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 04-21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