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南京市210多万亩粮田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 丘陵能“聚宝”,粮田变“良田”

时间:2022-01-12 来源: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1月6日,六合区龙袍街道赵坝村,1200多亩连片的标准田块平铺在长江边,带来辽远壮阔的视觉冲击。地上,4座智能泵站可以手机一键操作开关闸;地下,高效节水地下管道两天即可完成千亩灌溉。“农机能敞开跑,也不用愁旱涝了。”赵坝村党支部书记华正峰说。 

  这幅农业现代化的场景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南京多丘陵,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深挖粮食生产潜力至关重要。近年来,南京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年全年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210多万亩粮田成“良田”,让丘陵山地变成“聚宝盆”,为全市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立下“汗马功劳”。 

  农田换“新装”,拿到富民强村“金钥匙” 

  一到灌溉时,农民们就骑着电动车带着水泵出门,拖着管子在田埂上到处跑。有时候地势低的田块水都漫出来了,地势高的田块还滴水未碰……以前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现在土地平整过了,泵站和控制阀都能手机远程操作,省心省力。”说是远程操控,记者在农田里却没见到水渠,也没见到管子,水从哪儿来?“就在你脚下。”龙袍街道农服中心主任周晓燕介绍,地下埋设了高效节水管道,水会从地下“不动声色”地全面灌溉1200亩土地。与常规的水渠灌溉相比,管道灌溉更加精准高效,节约了水电和人工,而且能不受丘陵地形限制,为粮食旱涝保收打下良好基础。 

  “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不仅耕地质量得到提升,去年水稻平均亩产在1160斤,而且农田面积增加了5%至10%,流转费提高300元/亩/年,直接带动5万多户农户稳定增收、脱贫致富。再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产生的新增土地指标,用于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让‘闲置低产’的土地产生‘黄金效益’。”周晓燕说。 

  如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内涵还在不断延伸。南京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其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资源利用等相结合,高标准农田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省、市两级美丽乡村,赵坝村贴合龙袍街道的“龙”字定位,把出水口设计为金龙的龙头,出水时宛若“龙吐水”,成为美丽乡村的别样风景;在固城湖、石臼湖等重点水域周边,高淳区注重采取生态环保的新材料、新技术,通过建设生态护坡、绿色生物防控等方式,着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农田改造宜机化,加速助推农业现代化 

  不同于一马平川,在六合区马鞍街道殷宏宝合作社前是一块块“梯田”状的土地,土地里分布埋藏着一截截50厘米长的管道,需要浇水、施肥、喷农药时,一根根水管会自动“冒”出地面,360度旋转喷雾。依托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殷宏宝用上了大田水肥一体化技术,只需要提前兑好肥药比例,一扭开关,100多亩的土地几分钟就能全部作业完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我这里是典型的六合北部山区,以前要想在这里种田,不仅产量低,还费时费力,就这100多亩田没有10个人都谈不上生产。现在,我已经实现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从播种、插秧到收割、烘干等都是机械来作业,十五六个人就能管3700多亩地了。”殷宏宝说。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目前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5%,位列全省第一方阵。而南京自然条件并不具有优势,丘陵多、田块小,机械化发展能取得这个成绩离不开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六合为例,作为南京的“粮仓”,2021年六合区新建高标准农田1.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0.11万亩,2022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积占全市的65%。记者走访六合区多个已经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发现,道路的宽度、通达率等基础设施很有讲究,这为机械化使用创造了条件。 

  “我们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以宜机化为方向,把沟、渠、路、桥等基础设施做好,要让农机进得去、用得了、走得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南京率先在全省开始制订农业宜机化规范,历时一年已经基本完成,预计近期将会出炉,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建设依据。

  老化设施迎改造,高标准农田迈入提升新阶段 

  今年,南京市将首次开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计划对2010年前后建成实施的一部分损毁严重的设施进行改造或重建。这些项目普遍投资偏低,在“工作”十余年后面临设施老化、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亟需提档升级。 

  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如今,南京市已经建成高标准农田210多万亩,全市绝大部分耕地已经建成高标准农田,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格局正在加快成型。 

  从无到有,再从有到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迈入新阶段。《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里提到,未来南京市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相结合,“优先在永久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着力提升耕地地力和标准化作业水平”“到2025年,建设提升高标准农田15万亩,力争建成国家级灌区水效领跑者1个”。南京将进一步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增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助力保障粮食安全。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201/t20220110_32566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