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打通农村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我市积极探索农村改厕后续管护路径

时间:2021-12-09 来源: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打通农村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

  ——我市积极探索农村改厕后续管护路径

  

  初冬时节,走在剑阁县元山镇白坝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上,满眼是稻谷金黄、硕果满仓,青瓦白墙的村居错落有致,美丽清爽的人居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过去可不是这样!用废旧砖头和木板搭建的旱厕遍布角落,一到夏天,苍蝇蚊子乱飞,臭气熏天。”白坝村党支部书记韩大宗说,一场“厕所革命”,是白坝村旧貌换新颜的关键。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不断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近三年,全市累计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9.32万户。

  “三分建,七分管”。农村改厕成果能否真正惠及千家万户,最核心的一环是长效管护。我市坚持将后续管护作为“小厕所”凸显“大民生”的关键,及时将改厕工作重点由建设规范化向处理无害化、利用资源化和管理精细化转变。

  多员合一建设农村厕所管护队伍

  在朝天区实施改厕项目的村,所有改厕农户厕所外墙上都挂着一块牌子,印有本村户厕维护人员姓名和日常管护须知,只要联系维护人员就能上门服务。“我家一年只需清理两三次,清掏一次的费用不到20元。”朝天区羊木镇新山村村民王文焕说。

  为确保农村厕所改造后,农户能够长期正常使用,各县区均制定出台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指导性文件,指导各地根据改厕项目村数量、服务人口、运输距离等因素,分片区设置管护站点,统筹做好配件供应、设施维修、无害化处理、粪渣粪液清运、粪肥还田利用等工作。旺苍县在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示范村所在村镇建立10个农村厕所改造维护专业服务站,配备技术指导及管护人员25名。

  各地积极探索利用城乡环卫体系、农村沼气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单位、厨卫销售商、水电技术工人等建设农村厕所管护队伍。结合公益性岗位,推进保洁员、护林员、护路员、厕所清掏员“多员合一”,合理配备管护人员和设备,建立起符合各地实际的维修、清运、处理等长效制度,让农村厕所有人管、及时管、能管好。

  针对管护资金配套难的问题,探索建立政府补助、用户付费、市场化管理的运行维护机制。利州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处置厕所粪污,由政府投资购买吸粪车,将全区分成6个片区建立管护站,有偿抽取清运厕所粪污,所需费用由农户和政府按照4:6 的比例进行分摊。

  资源还田生物有机肥料改良土壤

  “宣传引导农户对自家户厕进行清扫、 清掏,保持清洁卫生;鼓励种植经营大户上门清掏,实现粪污资源还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告诉笔者,在改厕中, 鼓励引导农户将粪液粪渣就近实现资源还田,特殊困难农户由左邻右舍或管护服务队伍予以清掏帮助。

  政府和管护服务机构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将收集的粪液粪渣作为有机肥使用。如昭化区整合畜禽粪污资源化项目资金购置粪污清运车22辆,组建恒星农业社会化服务联合社,分片区组建4个服务分社,开展厕污资源化利用及厕所后续维护。

  为利用好新村聚居点大型三格化粪池每年生产的液体生物有机肥料,朝天区中子镇校场村规划建设了200余亩的现代化绿色 有机草莓园区,通过大量施用生物有机肥,降低化肥使用数量,助力改良土壤,生产出优质果品。

  文明积分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全镇9个村都建立了‘红黑榜’制度,鼓励大家监督举报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争创美丽庭院和星级文明示范户,已经形成人人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苍溪县五龙镇镇长李兴强说。

  为确保管护机制顺利运行,我市全域推行文明新风积分管理机制,用于户厕建设管护积分较高的家庭激励,积分可用于兑换日常生活用品和村级志愿服务,还能优先竞争村级公益性岗位。

  目前,随着“市级指导、县级统筹、乡镇负责、村级配合”的四级管护体系初步建成,政府主导、农户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管护模式不断创新,全市224个农村改厕整村推进项目村全部实现了“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掏、掏走之后能处理和利用”的目标,新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良性运行率达 99.5%以上。

  “农村厕所革命,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基础工程。”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认为,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的参与,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厕所革命”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动“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跃升。

  如今,在我市广袤农村,一幅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原文链接:http://nyncj.cngy.gov.cn/new/show/2021111517482171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