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
草地贪夜蛾,也称秋黏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于美洲大陆,我市部分地区今年来已陆续查见。各地需高度关注,并及时做好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
一、为害状
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其后转移为害。有时大量幼虫以切根方式为害,切断种苗和幼小植株的茎;幼虫可钻入孕穗植物的穗中,可取食番茄等植物花蕾和生长点,并钻入果实中。种群数量大时,幼虫如行军状,成群扩散。在玉米上,1-3龄幼虫通常在夜间出来为害,多隐藏在叶片背面取食,取食后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4-6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也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严重时可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此外,高龄幼虫还会取食玉米雄穗和果穗。
玉米为害状
二、形态特征
成虫:翅展 32-40 mm。前翅灰色至深棕色,雌虫灰色至灰棕色;雄虫前翅深棕色,具黑斑和浅色暗纹,翅痣呈明显的灰色尾状突起。后翅灰白色,翅脉棕色并透明。雄虫外生殖器抱握瓣正方形。抱器末端的抱器缘刻缺。雌虫交配囊无交配片。
卵:卵呈圆顶型,直径0.4 mm,高为0.3 mm,通常100-200粒卵堆积成块状,卵上有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
幼虫:6个龄期,偶为5个。初孵时全身绿色,具黑线和斑点。生长时,仍保持绿色或成为浅黄色,并具黑色背中线和气门线。老熟幼虫体长35-50mm,在头部具黄色倒 Y型斑(与东方黏虫、棉铃虫头部区别见下图),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每节背中线两侧有2根刚毛)。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如密集时(种群密度大,食物短缺时),末龄幼虫在迁移期几乎为黑色。
幼虫共6龄,体色和体长随龄期而变化,低龄幼虫体色呈绿色或黄色,体长6-9 mm,头呈黑或橙色。高龄幼虫多呈棕色,也有呈黑色或绿色的个体存在,体长30-50 mm,头部呈黑、棕或者橙色,具白色或黄色倒 “Y”型斑。幼虫体表有许多纵行条纹,背中线黄色,背中线两侧各有一条黄色纵条纹,条纹外侧依次是黑色、黄色纵条纹。草地贪夜蛾幼虫最明显的特征是其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头部呈明显的倒“Y”型纹。
(圆圈分别表示头部倒Y形黄色纵条纹、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
蛹:蛹呈椭圆形,红棕色,长14-18 mm,宽4.5 mm。老熟幼虫落到地上借用浅层(通常深度为2-8 cm)的土壤做一个蛹室,土沙粒包裹的蛹茧在其中化蛹。亦可在为害寄主植物如玉米穗上化蛹。
三、防控措施
一是理化诱杀。在成虫发生盛期,综合运用灯诱、性诱、食诱等理化诱控技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产卵量、压低发生基数。二是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夜蛾黑小峰、螟黄赤眼蜂等天敌控制害虫;在害虫低密度发生区,使用短稳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等生物农药。三是化学防治。对虫量达标田块,掌握在低龄幼虫期,选用高效安全药剂科学防治;防控药剂可在江苏省2021年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推介名录中选择;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安全使用,确保在有效控制危害的同时,实现绿色高效和农药减量。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tong.gov.cn/ntsnwx/nzwsc/content/c3c41d10-19da-4be9-8bdb-2923d7e9c57c.html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