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推出三大举措 力促国家级制种基地升级
农业农村部网讯 为贯彻中央打好种业翻身仗决策部署,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到种子基地,日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推出三项举措,聚焦种子基地建设水平不高、生产模式单一、管理服务滞后等问题,突出保供、突出企业、突出服务,全面推动国家级制种基地转型升级。
突出保供,投入倍增。以保障粮食安全和种源供给安全为底线,以主要粮油作物种子基地为重点,以田间基础设施完善、制种科技装备提档升级为主要内容,提升良种综合生产能力,优化供种结构,改善供种质量。2021年开始,制种大县奖励的规模由每年10亿元提高到20亿元,支持力度翻了一番,单个制种大县年度奖励资金最高达到5000万元,可连续奖励5年。
突出企业,创新模式。2021年开始实施并逐步推进“1+M+N”模式,推动基地健康发展,即一个作物品种对应选择M家龙头企业与N个基地县对接。制种大县结合基地建设和发展实际,遴选行业排名靠前,有影响力、有科研能力、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实现奖励大县与龙头企业共建基地、共育企业、共促产业的目标。
突出服务,动态调整。支持地方管理部门完善监管手段,强化主体准入、质量抽查和信息收集等日常管理。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试点种子质量认证,创建优势品牌。立足未来农业生产模式转变,扶持一批服务于耕、种、管、收全程专业化服务组织,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制种成本,提升种子生产保障和市场竞争能力。全面落实地方政府和企业责任,严格执行“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管理模式,强化绩效考核,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暂停或取消部分任务完成不力、县企结合不紧密的大县奖励及企业扶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2021年开始,探索利用遥感监测、无人机拍摄,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管网络,重点解决无证生产、非法生产转基因种子等问题。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连续7年实施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取得积极成效。以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制种基地为核心,52个制种大县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为骨干的种业基地“国家队”,为全国提供了70%以上的农作物用种,其中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制种大县年均产量分别占全国年用种量的85%和75%以上,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nyj.xjbt.gov.cn/c/2021-07-26/8154740.shtml
- 省住建厅召开深入贯彻中央... 08-25
- 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 08-21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 08-21
- 江苏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 08-21
- 天津:“选育用”激发乡土... 08-20
- 智慧渔场建设人才培训班圆... 08-20
- 金寨县沙河乡:选、育、用... 08-20
- 定远县返乡务农就业创业青... 08-20
- 濉溪县南坪镇:“人才‘浍... 08-2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