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增产 科技赋能 盐碱地变身丰收田
7月21日,“保卫黑土地 筑牢大粮仓”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吉林省体量最大的农垦企业——松原市乾安县大遐畜牧场。一望无际的玉米地整齐划一,微风吹过,顶端的叶子随风飘动,仿佛在欢迎着四方的来客。
“土地集约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科学化种植,粮食产量增加了,粮食安全也有了保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大遐畜牧场,畜牧场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启雷滔滔不绝,“现在一公顷玉米产量可达三万斤,这搁以前是想都不敢想。”
生于1980年的刘启雷作为“大遐二代”见证了畜牧场的变迁发展。据他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父母从山东诸城迁移到吉林松原大遐畜牧场,彼时的大遐畜牧场荒芜待开垦。在几代人努力下,畜牧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传承父辈精神,刘启雷在为大遐的现代农业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2019年对大遐畜牧场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大遐畜牧场利用土地国有便于集约的体制优势,在遐字分场通过返租土地、职工以土地入股方式,共计集约土地20550亩,遐字分场304户职工全部入司,并一次性签订10年期合同。
有了“规模化”,还要“科技化”来支撑。
多年以来,大遐畜牧场投入资金硬化地面6000平,建设库房2000平。购进了世界大型先进的现代化农机具,并安装GPS导航仪,应用远程操作系统,实现了无人驾驶,为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现代化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土地的特殊性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进驻到畜牧场内,多年以来,创造性地运用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秸秆翻埋还田、浅埋滴灌等农业高产高效技术,使耕地薄田变肥田,低产田变高产田。
“这里的土壤属于盐碱地,传统的耕作方式很难达到效果,我们的研究团队根据这里的特定环境,运用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进行耕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慧涛介绍说,从2019年开始,这里的耕种面积从1.5万亩发展到7万亩,产量从400余公斤增加到了800公斤。
不仅如此,大遐畜牧场还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扩大耕种模式。现在,这里包含了黑果花楸1050亩、中草药1500亩、玉米水肥一体化种植65000亩。
“玉米水肥一体化种植基地在2020年已产生丰厚收益,在局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情况下喜获丰收,亩产最高达到1000公斤,创本地玉米单产新高,平均产量比周边农民常规种植模式增产30%以上。参股职工除获得每亩400元保底收益外,多分红利70多元,每公顷土地实收7000元以上。”乾安县大遐畜牧场党委书记刘子良介绍说,看今年玉米的长势,产量可能将再创新高。
薄田变肥田,低产变高产。大遐畜牧场鲜活的例子摆在了眼前,而这样的“奇迹”,还在这片广袤的吉林大地上继续上演,从过去,到将来。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107/t20210730_8157899.html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