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助力乡村振兴“绿色招牌”
日前,记者走进松原市查干湖镇腰初村金色阳光三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3800亩水稻种植基地看到,稻苗郁郁葱葱长势正旺,河蟹三五成群吐着泡泡爬来爬去。
“合作社位于前郭灌区,利用当地丰富水资源,采取一田双收、稻渔双赢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河蟹不仅能清除稻田杂草,预防水稻虫害,粪便又能提高土壤肥力,二者形成一个多元化复合生态系统。”合作社负责人张大志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养殖模式,可以为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稻田米和河蟹,产生“1+1﹥2”的效果。
在绿色食品生产上,无人机植保作业、智能田间管理监控系统,虫情测报系统和标准化农田改造,一系列科技投入也夯实了合作社绿色生产方式,让合作社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我们现在的水质、土质和米质每年都进行两次监测,无任何污染,绿色水稻产量1公顷15000斤左右,每公顷照普通水稻多收益5000元以上。”张大志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
为从生产源头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吉林省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质量安全县等,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在乾安县博瑞生态农业公司绿色有机蔬菜包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装箱发货。“几年来,通过各级绿色食品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农业专家不定期技术指导,产品在品种和产量上都实现了新跨越。40个品类全部通过国家绿色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绿色蔬菜日均产量15000斤到20000斤。”公司负责人卢坤说。
“今年,按照‘稳存量、优结构、增总量’要求,我省进一步优化企业、产品和区域结构,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食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发展绿色食品。”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主任史宏伟说。
截至目前,吉林省有效使用绿色优质农产品标志达1454个,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3个,绿色优质农产品环境监测面积达到620万亩。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108/t20210802_8160206.html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