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丰都:三建乡党建引领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时间:2021-08-03 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作者:佚名

  人民网重庆7月29日电 近年来,丰都县三建乡党委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决胜全面小康,党建工作和群众满意度从丰都县靠后跃居该县前列。

  基建先行添幸福

  三建乡虽有两条河流穿境而过,但由于山高坡陡的地势条件,呈现一幅“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的景象。在2017年以前,三建乡一年有8个月季节性缺水,人畜饮水、农田灌溉等都是大难题。

  “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自己挑水喝,爬坡上坎的,记忆非常深刻。”石龙门村村民熊朝林感慨说。缺水不仅成了人畜饮水老大难,更成为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

  在夜力坪村,村民们回忆,以前没有灌溉水源,农忙期田里严重缺水,村民们常常要在夜晚下雨时抢时间犁田栽秧。

  因为缺水,三建乡生产生活条件十分受限。基于此,三建乡党委从2018开始布局建设全域产业水系配套项目,组织团队对周边20公里范围内的水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后,在临近的茶沟子修建了一座110万方的水库,铺设了38公里的管网,串连了8座村级自来水厂,154口山坪塘,100口产业水池。

  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如今三建乡彻底告别了“靠天用水”的历史,群众用水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村民们再也不用半夜起来抢水犁田。

  除了解决缺水难题,近年来,在三建乡党委的组织部署和努力下,全乡行政村通畅率、4G信号覆盖率、用电保障率分别由2015年的不足40%、10%、50%提高至100%,广大群众“吃水靠抬、煮饭靠柴、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这几年,我们三建乡变化非常大,公路修到家门口,龙头一开自来水就哗啦啦地流,我们群众是非常满意的。”熊朝林说。

  产业为先谋振兴

  水,让群众生活变得更美好,同时也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缺水难题的解决,使得三建乡的产业发展愈发兴旺。

  6月中下旬,双鹰坝村、蔡森坝村、石龙门村等多地的花果桃和青脆李陆续进入采摘期。走进石龙门村青脆李果园,浓郁的果香扑面而来,在绿叶的掩映下,簇拥的青脆李犹如一颗颗翡翠挂满了枝头,不少市民和游客来到果园内,品尝鲜果,体验采摘乐趣。

  丰都县农发集团典耘农业有限公司产业建设科科长李源帆介绍,今年三建乡桃李初挂果产量在7.5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50余万元。进入盛产期以后,全乡桃李产量预计能达到400万公斤以上,实现产值2000万元以上。

  “看到产业发展得好,我们心里也高兴。在这里务工,80元一天,加上入股分红和流转土地的收入,一年下来可以收入一两万元。”正在果园里忙碌的石龙门村村民熊伟强说。

  近年来,丰都县三建乡党委探索“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盘活贫瘠低效土地林地1.2万亩,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发展1.8万亩笋竹、青脆李和生态鱼养殖、民宿旅游等重点产业,特色产业覆盖率由2015年的不足10%提高至100%,带动农户户均增收9200元以上,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0元增长到2020年的129万元。

  党建引领添活力

  为啃下场镇整体避险搬迁“硬骨头”,2018年,三建乡党政干部搬进了“冬冷夏热”的板房办公,让避险搬迁群众住进原办公楼。全体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办公条件相较是简陋了一点,但能为群众办实事,能为全乡的发展作出贡献,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三建乡宣传委员曾莉说。

  三建乡党委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抓网格管理,创新开展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体系建设,不断激发群众向上向善向好的内生动力。抓感恩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感恩奋进、凝聚共识。抓示范带动,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孝善之家、勤劳之家、互助之家、清洁之家”评选活动,推动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接下来,三建乡党委将围绕产业振兴规划,根据“建强党组织,建立好制度,建出好风貌”的工作要求,按照“一场镇,一中心、一示范、一样本”的工作思路,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奋斗的精神、创新的状态,奋力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刘政宁、郑莉)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107/t20210730_9527174.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