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海夏大豆百亩实收亩产超300公斤
“实收100.4亩,按标准含水量计算,平均亩产303.1公斤,加上田间损失,亩产320.5公斤!”近日,在河南省新乡县小冀镇冀庄村大豆新品种“郑1307”测产现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常汝镇宣布了实收结果。常汝镇表示,实收面积超过100亩并且亩产能够达到300公斤以上,这在黄淮海地区实属不易。
大豆单产水平低是目前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尤其是在黄淮海地区,属于小麦大豆两熟制,小麦收割后如何在覆盖麦秸的耕地上播种大豆?又如何确保大豆生长期获得充足的光热资源且不影响冬小麦的种植?
国家大豆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韩天富告诉记者,为了解决在布满麦秸的耕地上播种大豆的难题,国家大豆产业体系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并推广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该技术通过横向抛秸解决了播种时秸秆堵塞播种机的问题,也解决了土壤培肥和秸秆禁烧问题。
“免耕覆秸技术栽种均匀,可做到苗齐苗匀、合理密植。秸秆覆盖在大豆上面同时起到调温、保湿、防板结的作用。可以说,大豆与麦秸化‘敌’为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大豆产业体系黄淮区域专家组组长吴存详告诉记者。
良法还需要良种配。今年新审定的大豆品种“郑1307”与免耕覆秸技术相结合,取得了喜人结果。“除高产外,‘郑1307’还有几大特点,特别适合在黄淮海地区种植。”“郑1307”育种人、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卢为国介绍,“郑1307”一是成熟期适中,既能获得充分的光热资源又不影响冬小麦种植。二是抗病性好,抗病毒病、根腐病、拟茎点种腐病效果明显。三是抗裂荚,风吹日晒后裂荚少。四是落叶好,底荚高度适中,适于机收。五是籽粒外观好,籽粒饱满且适合做豆腐。
据了解,今年国家大豆产业体系在黄淮海区域开展“个十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目的是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结合,创造高产典型,展示大豆产业体系研发成果,推动大豆产量进一步提升。新乡县小冀镇冀庄村的“郑1307”展示田面积200亩,探索在目前栽培技术水平下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产栽培模式,打造百亩高产示范典型,推动黄淮大豆产量提升。
原文链接:http://nyncj.dezhou.gov.cn/n2510804/n33490720/c50883950/content.html
- 农业农村部召开黄淮海秋播... 11-06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村BA... 10-30
-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 10-30
- 农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