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谨防人感染布病
近年来,养羊产业发展迅速,但多数养殖户对如何防范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缺乏了解。 一、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病牛、羊是人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被感染。接羔是主要感染途径,此外,剥牛羊皮、屠宰病畜、防疫、采血等都可能被感染。进食染菌的生乳、乳制品和未煮熟的病畜肉类时,病菌可由消化道进入人体内。 二、国内疫情态势:我国人间布病疫情在上世纪50~60年代最严重,70~80年代显著下降,但从90年代开始,我国人间布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993年全国只有两个布病爆发点,到现在人间布病已经波及28个省(市、自治区)。 三、临床症状:人感染布病后,潜伏期一般为7~60天,平均2周。少数患者可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人患本病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状各异,轻重不一,呈多器官病变或局限某一局部。特征性症状主要有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卵巢炎等。临床上一般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表现很像重感冒: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纳减少、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一般持续3~5天。典型病例呈波状热,初期体温逐日升高,达高峰后缓慢下降,热程约2~3周,间歇数日至2周,发热再起,反复数次。多汗为本病的突出症状之一,夜间或凌晨退热时大汗淋漓。也有患者发热不高或处于发热间歇期仍多汗,汗味酸臭。大汗后多数感觉软弱无力,甚至可因大汗虚脱。多数患者伴随发热有关节痛。此外,男性患者常见睾丸炎及附睾炎,多为单侧,女性患者可有卵巢炎,子宫内膜炎及乳房肿痛,但引起流产者较少。 四、人员防护措施: 1、职业易感人群(养殖人员、屠宰加工人员、从事牛羊运输贩卖的人员、兽医防疫人员)应该注意个人卫生,勤消毒勤洗手。在工作中禁止吸烟、饮食喝水。工作完成后,先用消毒水洗手,再用肥皂和清水冲洗;职业易感人群还应经常性体检。 2、提高个人防护意识,科学饲养卫生饲养,杜绝人畜混居。 3、不食用未消毒的生乳以及未煮熟的内脏和肉。 4、病死的牲畜或流产的胎羔,不得贩卖、食用,要及时深埋或焚烧,并对被污染的场地进行及时消毒。 5、任何情况下,避免直接接触病畜及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胎衣等。 6、在采血、接产、饲养、屠宰以及加工皮、肉等过程中注意个人防护,戴好乳胶手套、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和工作鞋,避免经皮肤或粘膜感染。
原文链接:http://nyncj.qz.gov.cn/art/2015/8/3/art_1594279_33925155.html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