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情报 三代黏虫发生趋势预报
三代黏虫发生趋势预报
根据全省各地黏虫监测站(点)监测情况,结合作物布局、农田生境及天气条件等综合分析,二代黏虫成虫已大部分迁出我省,少部分滞留,预计今年我省三代黏虫总体为轻发生,发生程度将明显轻于前三年。但鉴于近期我省局地强对流天气较多,黏虫迁出过程中降落滞留地点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且黏虫具有聚集、隐蔽、点片暴发危害的特点,不排除个别草荒较重的玉米田、水稻田和谷糜田,出现高虫口密度为害的可能。重点发生区域为我省南部和东南部的部分县份。主要为害作物为玉米,其次为谷糜和水稻,幼虫为害期为8月中旬至8月末。
为此,重点地区仍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和监测点调查员,全面开展田间幼虫发生情况普查,因地制宜指导防治。要采取多种措施手段,大力宣传普及黏虫田间查虫和防治技术,广泛发动农户看好自家田块。重点排查草荒较重玉米田及谷糜田,及早确定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并采取有效措施提早防治,避免出现局部田块严重危害现象。
防治建议:
要根据田间实际发生虫量,严格依照防治指标,确定应防地块,避免盲目打药。当玉米田垄间杂草上,每延长米低龄幼虫量达到20头或玉米植株平均每株虫量超过5头时;谷糜田每平方米50头、水稻田平均每穴有虫1头时,应立即开展药剂防治,并确保短时间内完成喷药任务。针对今年三代黏虫为害持续时间将较长的特点,施药最佳时期为多数幼虫在3龄时,同时应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等毒性低、效果好的药剂,及时施药防治,做到一次施药可有效控制黏虫为害,并可兼防穗期玉米螟。4龄后幼虫进入暴食期,抗药性大幅度增强,应加大用药剂量。玉米大斑病较重地块可同时混用吡唑醚菌酯,实现防病增产、“一喷多效”。当1-2龄低龄幼虫尚集中在玉米田间杂草上危害时,应宣传引导农户积极采取人工进田作业,对田间杂草喷施生物药剂苏云金杆菌(BT),实现绿色防控。
飞机航化作业喷雾,每亩喷液量务必保证在1.5升以上,并添加专用助剂,确保防控效果。人工进田作业要坚决杜绝使用对人身有伤害的毒性较高药剂。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nysc/zzy/202008/t20200806_806576.htm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