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订单到田头 增收有“甜头”——黑龙江发展“定制农业”见闻

时间:2025-10-10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金黄色的稻田里,两台拾禾机同时启动,将割晒后平铺在根茬上的稻穗拾起。这些水稻经过割晒,保持了最佳成熟度,在田间自然风干后被加工成稻米,分装后将通过快递精准送达定制客户手中。北大荒集团梧桐河农场有限公司丽水管理区种植户董金福笑着说:“往年收完水稻,第一件事就是愁销路愁价格,今年开始发展定制农业,春天插秧前收成就卖出去了。”

  

  梧桐河农场有限公司定制地块正在进行割晒作业。(受访者供图)

  董金福说,今年春季,农场鼓励种植户发展定制农业。将地块信息上传到专用的手机小程序,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在相应地块定制农产品。“我们提供了鸭稻、蟹稻、富硒稻等多种种植方案,一‘上架’就被定制一空。”董金福指了指地头的摄像头说,“种植过程全天候视频监控,全程可追溯。”

  

  梧桐河农场有限公司定制农业大米系列产品。(受访者供图)

  梧桐河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总经理贾聚岩说,依托智慧农业技术,消费者通过认养稻田,可全程参与种植过程监督,收获后稻米经加工、包装直接从田间邮寄到餐桌,实现“从地头到舌尖”的直供,“消费者需求得到精准满足,农业生产效益也得到提升”。

  近年来,在我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定制农业正成为农业提档升级的新发力点,从“种什么卖什么”到“要什么种什么”,一场“以销定产”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在黑土地上悄然兴起。

  在黑龙江省海伦市东风镇仁东村,石板铺成的小路将村部西侧的菜地整齐分割成一个个50平方米的小方格。“现在天凉了,还能收最后一批菜,这片菜地约8600平方米,春天栽秧前就已经全部有‘主’了。”仁东村党支部书记曲伟君说,这不到一公顷的地今年产生了8.6万元效益,差不多是大田玉米的10倍。

  “每年花费500元,这个小方格里产出的所有蔬菜就都归定制者所有。”曲伟君说,定制者多为海伦市城内居民,每到周末都有父母领着孩子在地里摘菜,还有市里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短途研学,认识作物,体验农活。“如果消费者在外地,我们每隔几天就将蔬菜用快递邮寄过去。”曲伟君说,这块地不打农药,不使用化肥,产出的蔬菜非常受欢迎。

  在海伦市海北镇西安村村民陈文才的庭院里,黄豆角的藤蔓已经开始发黄,陈文才刚把最后一批黄豆角卖出。他告诉记者,今年开始,由村里牵头,一家蔬菜加工企业提供种子,对产出的黄豆角以每斤2.5元价格进行收购。“种什么品种,用哪种有机肥,全听收购企业要求。”陈文才说,今年这片小菜园为他带来了至少3000元收入。

  海北镇镇长沈朝锐介绍,今年西安村定制销售黄豆角有30亩,全镇还有2000亩定制大豆,全部按照收购企业需求,种植指定高蛋白品种。这些大豆收获后定制企业按照高于市场价0.2元价格收购,相比普通大豆,每亩可增收100多元。这几天马上就要开始收获,估计明年会有更多村民加入其中。

  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黑龙江省出台了定制农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发展定制农业以稻米定制为主导,鲜食玉米、寒地果蔬等特色品类定制为补充。目前,黑龙江省定制农业主体达310家,种植基地面积达138.7万亩。(记者黄腾)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379/202510/c00_3187845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