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科技“金钥匙” 开启黑土地“丰收密码”

时间:2025-10-10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秋风送爽,黑土鎏金。广袤的龙江大地上,一台台大型机械穿梭于无垠的田垄之间,正绘就一幅壮丽的丰收画卷。在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背后,是一套由“良种”“良法”“良田”“良制”“良机”共同编织的“丰收密码”。

  良种如“芯片”,激活丰收潜能

  “经测产,亩产为1842.6斤!”“十一”期间,黑龙江省赵光农场玉米高产创建田传来好消息,“先玉1219”品种创下了该地块玉米亩产历史新高。

  农场第三管理区规模家庭农场场长刘艳伟手持玉米棒,掰开一穗,金黄的籽粒如珍珠般排列紧密。他笑着算了一笔账,“这亩产比往年高出200多斤!按今年市场价,每亩增收近200元左右。”

  良种是丰收的“芯片”,农场从数十个品种中精选出适应本地积温带、稳产高产的品种,并通过两年科学试验验证其表现。

  农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副主任王金龙介绍,今年开展的35项试验中,本土高亲和性根瘤菌等生物菌肥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这些菌肥能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减少化肥使用量20%以上。”

  黑土成“沃土”,夯实丰产根基

  科技让土地变“聪明”,从而结出更加丰满的“硕果”。在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大马力收割机正在收获玉米,种植户范丰宝看着硕大的玉米棒,喜上眉梢,经过专业测产,他这块地的玉米亩单产比去年多了100多公斤,这都是长期实施黑土地保护技术的成果。

  农场岭瓜乡管理区种植户范丰宝介绍,每年秋季到收完地以后,就往地里扬一些有机肥,并进行秸秆还田,从而增加土里的有机质。“还有一项就是我们深翻,深翻土层得达到30公分以上,这样我们的土地变得疏松透气,把土地变得越来越肥沃,我们产量就比较好。”范丰宝说。

  一直以来,以宝泉岭农场为代表的黑龙江垦区始终将黑土地保护作为提升粮食产量的重要抓手,持续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玉米大豆轮作、生物技术应用、农机农艺融合、工程设施保护等多重措施,进行黑土保护,让产粮更有保障。

  “现在示范区内耕层有机质含量较2018年提高7.8%,平均达到47克/千克,耕地质量等级较2018年提高0.5个等级。”宝泉岭农场农业生产部副部长王长斌说。

  农机为“利器”,决胜收获战场

  科技的赋能让良种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释放,但要牢牢守住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成果,把握收获时机、提高收获效率便成为了秋收的最关键一环。

  在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第四管理区的大豆地号里,大型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切割、脱粒、清选一气呵成,饱满的豆粒源源不断涌入接粮车,现场忙碌而有序。

  “农场共有25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参加收获作业,每台收割机日收割面积可达到1500亩,机械化收割率达到100%。”长水河农场农业发展部农机办主任王广友介绍说,高性能收获机的运用不仅大幅提高了收获效率,还能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收获损耗。目前,长水河农场大豆收获已近七成,预计10月10日前可全面结束。

  金灿灿的玉米、黄澄澄的大豆,最终汇成沉甸甸的丰收。这场从“一粒种”到“一仓粮”的丰产实践,生动诠释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内涵。放眼广袤的龙江沃野,科技之光正普照黑土,良种、良法、良田与良机的深度融合,不仅筑牢了今年的丰收基石,更为端牢“中国饭碗”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底气与信心。(叶皓锋 记者 李雪)

  

  


原文链接:http://nynct.hlj.gov.cn/nynct/c115379/202510/c00_3187824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