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上下同心,高质量发展有力度

时间:2025-02-06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春节将至,钦州暖意融融。

  市两会如约而至,全体代表、委员回顾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也对接下来这一年的发展信心满满。当下,全市上下同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蓬勃的强劲动能,在新征程上,吹响奋进的号角。

  秀出“国际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182.42亿元,增长42.1%

  2024年,在代表、委员的共同推动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积极落实集装箱“全生命周期”集成改革,开通了钦州港与越南海防港的跨境“直通船”航线,在全国率先实现港口和铁路系统数据实时对接。

  市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广西造船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设计党支部书记何名春表示,去年以来,他所在的中船广西公司以科技推进新质生产力,通过管理的精细化,为国内外船舶修理达60余艘、钢结构约1.3万吨、船舶建造9艘。建立了“船舶工程装备中试基地”,完成了集装箱等多型船舶生产设计和制造研究,船舶出口欧洲、东南亚,实现了广西万吨轮建造“零”的突破。

  在金融领域,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人民银行钦州市分行等单位推进合作,在园区实现跨境人民币结算182.42亿元,同比增长42.1%,其中“跨境人民币+新型离岸国际贸易”业态全区排名第一。

  经过出台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我市已成功推动引进了50多家水果进出口企业入驻钦州。经过采纳代表、委员的建议,江铁海多式联运体系在全市的建设得到快速推进,海关部门不断完善自动采样方案,大豆进口检测监管获得优化,锰矿通关效率同步提升。

  通过不断融入“国际范”元素,全市各项工作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政协委员、市林业局局长、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杨劲松说:“全市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林业经营向复合立体混交模式转型升级。其中,浦北集体林权改革适度规模经营取得良好成效,钦南家具加工产业实现出口中东,全市林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描绘“民生图”:63个老旧小区获改造,新增学位超1万个

  过去一年,在代表、委员的共同努力中,养老保障、生育服务、交通治理、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图”,画面更为生动。全市已改造和建设了63个老旧小区,关键路段在平陆运河施工期间获得了优化,群众出行更为通畅。

  经过努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学基地建设成果丰硕。据统计,全市已新增学位10620个、床位6954铺、餐位43408个,申报研学精品线路4条,完成132家中小学食堂改造提升。

  在“一老一小”领域,配套的基层医疗、托育资源陆续到位。市政协委员、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潘志坚说:“去年,我们与灵山县第二人民医院、钦南区人民医院、钦南区向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组建医联体,累计选派166名医务人员到医联体单位开展帮扶工作,惠及群众1.4万人次。”

  目前,我市已新增自治区级中医特色护理示范病房5个、自治区级“旗航中医馆”10个、备案托育服务机构10家、婴幼儿托位1959个。

  聚焦“基本盘”:优化园区城镇开发边界,新签约项目53个,完成工业投资200亿元

  去年以来,在代表、委员共同关注中,作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产业园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民营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推进等各项工作成效颇丰。其中,通过加快沿边临港产业园建设,已成功优化园区城镇开发边界,新签约项目53个,成功争取到上级资金3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200亿元。

  接续奋斗中,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和灵山、钦南、钦北等县(区)高度重视,及时建立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推进机制,成功启动了12个先导工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及时回应代表、委员的建议,及时制订坭兴陶产业规划及政策,成功与梧州市签署茶陶融合合作框架协议。

  经过破解跨区域经营建筑业税收征管难题,成功使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建筑行业税收入库3.36亿元,同比增长46.7%。在市科技局的努力下,我市自治区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增加到3个。

  乡村振兴方面,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海洋局和各县(区)政府共同发力,为我市新增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灵山荔枝产业、浦北陈皮产业入选全球减贫案例。

  市人大代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韦戴卓说:“下一步,我市将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钦州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1955816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