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好“牛鼻子” 过上“牛日子”
村民在肉牛养殖棚里忙碌。
走进钦南区黄屋屯镇屯西村肉牛养殖基地,一头头膘肥体壮、毛色油亮的肉牛正低头喝着清水、嚼着草料,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悠然自得,饲养员在一旁正忙着投喂草料。
“这是西门塔尔牛品种,具有体格大、肌肉多、脂肪少、繁殖力强等特点,通过科学养殖,可以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屯西村村支书黄善海介绍说。
屯西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利用项目资金购回种牛,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动员周边村民种植玉米、牧草等作物,探索出“农牧联动、草畜结合”的生态发展新路子。从牛舍清理出的牛粪经发酵、腐熟、晒干后售卖给村民,作为有机肥用于玉米等作物,将牛粪变废为宝。作物成熟后再从村民那里回收牧草、秸秆用作牛饲料,实现完整的生态循环,既节约了养牛成本,又带动村民增加收入,达到以牧促农、以农带牧、优势互补、良性发展的目的。
屯西村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投入30万元发展肉牛养殖,整合3亩土地,搭建一座标准化牛棚,初期养殖规模为19头,年产值约8万元,动员村民种植牧草10亩、玉米500亩、水稻600亩,同时带动当地群众就业10人以上,增收4.5万元,实现“家门口”就业。
“村委聘用我干活,每天主要工作是负责喂牛、打扫牛棚,这里离家近,工资待遇好,每月收入近3000元,还能学习养牛技术,我非常满意。”屯西板马村村民覃凤生高兴地说。
屯西村将继续发挥党组织带头引领作用,以“共同富裕”为出发点,扎实发展好循环经济,打造肉牛养殖示范点,将养殖核心技术传授给周边群众,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让群众踏上“养牛路”,过上“牛日子”,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牛劲”。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qz/t1946461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