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小麦赤霉病防治预警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温湿气候型重大流行性病害,可防、可控、不可治,必须立足预防。据气象预测,我市4月平均气温:17.0-19.0℃,较常年同期偏高1.0-2.0℃;月总降水量:40-55mm,月内有多次降雨过程,有利于小麦赤霉病侵染流行。目前,我市小麦大部分处于抽穗-扬花期,近期,全市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正是小麦赤霉病侵染和防治的关键期。
一、发病症状:小麦扬花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水浸状浅褐色斑,逐渐蔓延至整个小穗,呈枯黄状;湿度大时,在颍壳边缘和小穗基部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病菌孢子);麦穗近成熟时,遇高温高湿,霉层处产生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子囊壳),受害籽粒干瘪并伴有白色或粉红色霉层,种子内部布满菌丝。
二、防治时间:抓住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时期,“见花打药”、抢晴施药,已防治区域做好二次防控。
三、防治方法:选用氰烯菌酯、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戊唑醇、丙唑·戊唑醇、叶菌唑、氰烯·戊唑醇、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等对路药剂,用足药液量,重点喷施穗部。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若抽穗扬花期遇连续阴雨天气,需隔5-7天再轮换用药防治1-2次。如麦田蚜虫等同时发生,可与上述药剂配合使用加入苦参碱、噻虫胺、噻虫嗪、噻虫·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同时加入叶面肥,进行小麦“一喷三防”,起到一喷多效的综合防治效果。
四、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标注的说明使用,不随意混配农药或任意加大用药量,注重农药品种轮换使用;施药时穿戴好防护服、口罩、手套,注意用药安全;将使用后的农药包装清洗三次,主动交回农药销售点或固定收集点,严禁随意丢弃或作为它用。
原文链接:http://nyncj.cngy.gov.cn/new/show/202404101004045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