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市:稻蛙共养,编织一条“稻与蛙”完美生态链
春日清晨,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凉气,共青城市泽泉乡涂山村400余亩稻蛙产业园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来到产业园大门口就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蛙鸣声。 走进产业园,稻田里、田埂上、水沟里一对对黑斑蛙争先“相亲”产卵,池塘底铺满了卵块,20多个工人一边捞蛙卵一边抓产完卵的黑斑蛙。“3月份是黑斑蛙的产卵季,7万斤种蛙产完卵后,就可以错峰销售了,正常上市季节要到8月份左右。”稻蛙产业园负责人刘显武笑得合不拢嘴,“我从3月8日开始抓蛙,每天可以抓2000斤左右。现在市场价将近20元一斤,相比去年8月份高峰期的单价,纯利润提高了20%,非常可观。” 除了错峰销售的黑斑蛙,孵化后的蛙苗也是供不应求。刘显武介绍说,除去自家养殖所需的蛙苗,他还可以卖出十几万斤蛙苗,又是一笔十分可观的收益。 “等到了6月份,我们要开始插秧,种植水稻,达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蛙双赢’的效果。”刘显武说,稻田是黑斑蛙的生活区域,通过充分利用黑斑蛙吃害虫的天性,可以减少水稻田间的害虫,提高生产效益、提升水稻品质,实现“蛙肥还田、变废为宝”的良好生态。 既种稻又养蛙,种养结合、互相滋养,为涂山村带来了“1+1>2”的效益。“稻蛙共养,编织出了一条‘稻与蛙’完美的生态链。近年来,涂山村也探索出‘稳粮、增效、绿色、生态’的综合种养模式,在不断提高农特产品品质和产量的同时,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泽泉乡涂山村党支部书记查清水表示。
原文链接:http://nyncj.jiujiang.gov.cn/zwzx/gzdt/xqdt/202403/t20240322_64695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