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背靠大市场 农业蹚新路

时间:2023-12-24 来源: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6月8日,第七届江苏省手工制茶职业技能竞赛在江宁开赛;7月19日,全市秋熟作物生产技术培训在江宁举行;10月26日,南京市首届青菜品鉴大会暨绿色蔬菜产业链“科金兴农服务日”活动在江宁举办;10月28日,第七届中国·江苏蔬菜种业博览会在江宁开幕;12月5日,全国农业农村集体资产改革现场会在江宁召开……一场场高规格农业现场会为何频频落地江宁?

  作为制造业强区,江宁都市现代农业同样奋楫争先、表现亮眼——背靠特大城市的大市场,江宁以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探索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蹚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新路。

  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12月6日,在南京重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蔬菜大棚内,青菜、包菜、大白菜、萝卜、辣椒等长势旺盛。记者获悉,近年来,各种新品种在这里率先试验种植,各种新技术在这里率先集成应用,每年种博会期间以及美丽乡村旅游旺季,这里都能迎来一批又一批参观、休闲的游客。

  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江宁,农业早已从单一的生产概念中解放,将产业链、价值链延伸,重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融合发展一二三产,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同步推进,以科技赋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快人一步。

  据悉,江宁区立足特色农业优势和工业化发展基础,以“精加工”推动农产品从生产端向消费端延伸,以物流“新基建”促进产销有效衔接。其中湖熟稻米全产业链提升、区食品供应链监测及中央厨房建设、谷里肉制品加工等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有序推进;卫岗乳制品智能化生产项目实现从养殖到加工再到文旅科普的全产业链发展;众彩物流等市场流通类企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南京“菜篮子”。江宁农业产业链实现了农产品从田园到餐桌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部环节的贯穿。

  此外,江宁以现代农业园区作为主要抓手,开展提档升级行动。整合导入高端资源,加大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台创园、湖熟园2个省级和谷里、淳化等5个市级现代农业园提档升级,构建形成完善的现代农业生产、产业和经营体系,抢占农业“食物链”顶端,创建成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

  品牌引领优质优价

  秋收结束,新米上市。在江宁区淳化街道,当地“土桥大米”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宁香粳9号、南粳46为主要品种,颗粒饱满,洁白如玉,形如珍珠。普通土桥大米每公斤8元,最贵的每公斤36元,售价远高于市场上的普通大米。

  土桥大米是江宁农产品品牌引领优质优价的缩影。作为江苏省经济强区和南京大都市城郊区,江宁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迅猛。

  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江宁区突出品牌引领,深化农业产业链协同创新,因地制宜引导发展精品花卉、绿色果蔬、有机大米等特色产业,打响“横溪西瓜”“土桥大米”等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涌现出“溪田雨花”“七仙银芽”等一批叫得响、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江宁地产茶叶品牌;创成国家、省市鸭产业品牌20多个,其中“樱桃鸭”创成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甘汁园”“九蜂堂”等成为行业知名品牌。

  如今,淳化街道的优质稻米、横溪街道的西瓜、谷里街道的绿色蔬菜、湖熟街道的板鸭、谷里街道的鱼圆,南京人均耳熟能详。按照“一街一品”要求,江宁区各街道因地制宜,打造属于自己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形成横溪西瓜、土桥大米等一批地理标志产品,叫响又叫座,赢得南京市民的口碑,也为“善田江宁”区域品牌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美丽经济强村富民

  走进位于汤山的龙尚特色民宿村,只见龙尚湖水库波光粼粼,青龙山脉连绵起伏,如同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美不胜收。“时间倒回10年前,村里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打砂、采石,产出低下还污染环境。街道考核,龙尚连着15年垫底。”龙尚村党委书记孔石峰告诉记者。

  转思路,谋出路,村里先后关停砖瓦厂、活性白土厂等6家污染企业,抚育森林近万亩。2019年以来,村里又引入多家民宿,发展“美丽经济”。如今,龙尚村已建成壹亩方塘、漫谷漫心、咏尚春等14家民宿,带动本地就业600多人,特色民宿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带来150万元以上的收入。

  受益于村里民宿产业向好发展的“东风”,村民们的小日子也日渐红火。龙尚村“原住民”欧阳安军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民宿,12间客房节假日入住率都在90%以上。“去年民宿全年营业额达200万元,净收入约40万元,我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增收致富!”他笑着说。

  近年来,江宁深挖特色资源,着力塑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发展采摘、民宿、农家乐等面向都市人的休闲旅游新业态,成功创成首批全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区,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45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3个。同时,积极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累计培育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81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6家),排名全市第一,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元;全区家庭农场124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85家,实现休闲农业旅游年综合收入超71亿元。

  农业高质量发展蹚出新路,各项荣誉纷至沓来。记者获悉,江宁连续3年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评估列第一等次,连续4年入选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效评估列第一等次,先后获得“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等近20项国家级荣誉称号,全区“三农”综合实力走在省、市前列。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312/t20231211_41185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