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展“品牌之翼”,助农业现代化“振翅高飞”
农业品牌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培育发展农业品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对做强农业品牌明确了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
品牌为纲,纲举目张。作为都市型农业的“优等生”,近年来南京把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的重要抓手,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支持农产品品牌创建,培育壮大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发展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形成了“食礼秦淮”“金陵味稻”“茉莉六合”“固城湖螃蟹”等一批体现南京资源优势、引领南京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品牌,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注入了强劲动能。
整合全市资源 “食礼秦淮”“金陵味稻”名声斐然
走进“食礼秦淮”线下旗舰店,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尽收眼底,有机稻鸭米、草鸡蛋、蓝莓果汁、雨花茶等让不少市民直呼“挑花了眼”。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近期根据时节,门店上架了冬桃、雪桃、蔬菜礼盒等产品,在售产品累计达325款。此外,线上小程序功能也不断完善,线上产品已由原来的223款增加至532款。”
小小一个旗舰店,浓缩的是“食礼秦淮”4年的发展历程。2019年12月,由市农业农村局统筹协调、市新农集团具体实施的“食礼秦淮”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4年来,“食礼秦淮”围绕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彰显特色、产销对接、联农带农等方面下功夫,推进品牌全市域、全品类、全渠道、全产业链运营。
截至目前,“食礼秦淮”授权主体从最初的31家增加至目前的223家,涉及品类1330多种,获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指数榜单第二名。今年以来已累计带动实现农产品销售2.85亿元,助力33297户农户实现户均增收近万元。
南京是典型的都市现代农业,地少人多,面临农业规模普遍偏小、品牌众多分散、单个主体推广成本高等问题。为此,南京市积极打造“食礼秦淮”“金陵味稻”等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充分整合资源,不仅突破了优质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短板,成就了餐桌上令人难忘的“南京味道”,也充分整合资源,引领农特产品抱团发展,合力闯市场,为推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被赋予“金陵味稻”的品牌光环后,南京稻米产业逐步实现由“卖原粮”向“卖大米”,“卖好米”向“卖品牌米”提档升级。目前,“金陵味稻”核心订单基地1.4万亩已全面实现订单化种植,同时带动其他优质稻米品种订单约20万亩。“稻谷收益+大米销售收益+大米销售奖励+二次分配”的综合收益模式也让种植者获得更多收益,每年促进农民增收约1500万元。
据南京稻米产业协会不完全统计,“金陵味稻”品牌产品年销量达4000吨,销售额近3200万元;“金陵味稻”20家主要品牌主体通过“母子品牌”大米年总销量达71345吨,销售额近4亿元。全市优质稻米一二三产总产值已由2020年的34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43亿元,预计2023年达58.7亿元。
强化培育扶持 精品特色农产品品牌多点开花
在积极打造市级区域公用品牌的同时,南京还强化培育、扶优扶强,鼓励支持各区大力培育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市场知名度的“宁”字头精品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集群,实现南京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值增效。
看多品类公用品牌——“茉莉六合”品牌授权及合作农业经营主体已达245家,创新“1+9+N”订单农业新模式,将茉莉六合公司、9个街镇及农业经营主体三方力量整合,2020年以来带动全区农业经营主体增收达16.5亿元;全省首个区县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溧水“无想田园”累计将蓝莓、黑莓果汁等400多种产品纳入品牌授权,有效整合了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善田江宁”在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品牌体系的基础上,整合横溪西瓜、土桥大米、七仙银芽等地标农产品和有机绿色农产品进入“善田江宁”产品体系,目前授权企业已达50家,产品近千个……
再看单品类品牌建设——固城湖螃蟹、南京盐水鸭、南京雨花茶、白马黑莓、横溪西瓜、八卦洲芦蒿、土桥大米、龙池鲫鱼、永宁青虾、溧水草莓等声名渐隆、有口皆碑,从需求端倒逼产业端标准化生产、精准化加工,推进产业全链条式发展,有力提升了产品价值链。
如今放眼南京全市,几乎每一类、每一种农产品都有自己专属的品牌,全市农业产业链一路高歌猛进,农业品牌效益也显著提升。以固城湖螃蟹为例,2020年以来,得益于品牌项目支撑,“固城湖螃蟹”实体店年授权量不断增长,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100多个主要城市。截至今年11月底,固城湖螃蟹品牌年授权主体数达421个,较2020年项目实施前的209个,净增212个,增长率101%。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这颗被寄予厚望的种子已经在南京这片沃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结出累累硕果。“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固城湖螃蟹”跻身江苏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赛十强。南京市入选2022年江苏农业品牌目录9家,累计入选28家。樱桃鸭、莓小兔草莓、浦桥玉剑茶3个农产品品牌入选2023年度江苏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卫岗、浦桥玉剑、华平三个品牌入围第二届江苏省农业企业知名品牌30强大赛决赛,卫岗入选全省30强。
加大政策创设 “真金白银”助推品牌建设
联合国发展署数据显示,全球20%的品牌占有80%的市场份额,全球已经进入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对于产品价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南京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果颇丰,离不开全市重视程度高、政策支撑力度大。早在2020年3月,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财政局便专门制定出台了《南京市农业品牌项目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全市农产品品牌项目建设重点。同时完成《南京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品牌发展定位、产品甄选、标准体系、渠道架构、宣传推广等进行科学规划。
此外,南京市还将乡村特色品牌发展列入全市“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明确扶持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等。市农业农村部门和新农集团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方保持常态化联络和沟通,推荐优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入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定期会商研究品牌建设相关工作,及时开展项目实施方案论证,规范开展项目管理。
品牌农业的发展还离不开有力的资金支持。南京设立市级农产品品牌专项资金,重点实施“固城湖螃蟹”“茉莉六合”蔬菜、“金陵味稻”大米以及“食礼秦淮”公用品牌服务平台、绿色优质农产品建设等项目。其中,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专项资金3000万元,主要用于品牌传播和推广、营销渠道拓展、品牌授权管理和服务、品牌产品质量控制等建设。绿色优质农产品建设项目年补助资金1800万元左右,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绿色食品428个,有机食品131个。
值得一提的是,市农业农村部门还带领全市品牌授权合作主体“走南闯北”,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和参加中国农交会、农博会等各类活动近百场,开设品牌农产品直播间,邀请知名主持人进行直播,参与人次超百万,借势借力扩大品牌影响力,为地产优质农产品扩大“出村进城”通道。创新“电商+助农”模式,进授权基地直播15次,全年线上直播观看超600万人次。全市农资及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超过10%。
坚持源头严控 把农产品“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农产品供给要想实现“从有到优、从量到质”,必须以绿色创建和品牌提升等活动为推手,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
南京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努力实现主要地产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夯实品牌质量基础。2022年全市入网追溯主体达12158家,合格证出证2490万张。实现所有入网主体全年两次巡查全覆盖,地产农产品综合检测合格率达99.6%,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0.4%。印发《2022年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围绕“查违禁、控药残、促提升”,深入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2022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996人次,检查农产品生产主体1516个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89份,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全省居于前列。
塑强口碑,让“南京味道”回甘舌尖心田,南京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多方联动,维护农产品品牌权益。与市场监管部门保持联动,加强农产品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食礼秦淮”商标认证及商标保护工作,“食礼秦淮”品牌运营方现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两款商标五大类注册证书,基本实现商标在南京本地初级农产品及加工品使用上的保护。
“食礼秦淮”品牌运营方还每年开展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专题培训班,邀请品牌运营及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专家解读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相关政策,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普法宣传。通过培训和宣传,加深品牌授权主体以及社会各界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使用意识、维权意识,提高基层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十年树企业,百年树品牌。”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当前,南京正通过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催生新的农村业态、创造新的消费需求,让高质量有口碑的农业品牌引领农业全产业链升级,推动南京农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312/t20231222_41283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农产... 04-21
- 我市召开2025年海洋综... 04-21
- 江门市召开农村集体资产上... 04-21
- 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议... 04-21
- 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 04-21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