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际减灾日 ——秋粮作物灾后恢复生产关键措施
今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强调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灾害风险治理模式,保护好灾害脆弱群体,加强防灾减灾中的韧性建设。就农业生产来看,强降雨容易造成农田出现渍涝,沥涝、洪涝等灾害,农作物产生养分淋溶流失,根系正常生理活动受阻,植株生长受抑等现象。同时,田间湿度加大为病害滋生创造适宜环境。为使玉米快速恢复正常生长,针对当前生产实际,在田间管理上为广大种植户朋友做以下提示:
一、中耕散墒,破除土壤板结。
对于由于前期渍涝,土壤湿度较大,土壤出现板结的地块。我们要及时中耕锄划,破除土壤板结,以促进土壤散墒、改善根际环境、加快根系恢复生长。中耕时注意不要损伤玉米的气生根。
二、及时补施养分,防止脱肥早衰。
强降水会造成土壤中速效养分的淋溶下渗,对于出现脱肥迹象的玉米田,要及时补施速效肥。可以通过无人机叶面喷施1%的尿素加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促进玉米尽快恢复生长。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的地块,可以结合灌溉需要,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
三、加强病虫害防治。
高温潮湿的田间环境,极易诱发玉米褐斑病、根腐病、顶腐病等病害,要及时做好防治。同时要加强玉米螟、棉铃虫等虫害的防治。此外,还要密切监测南方锈病发生情况,积极做好防控,千方百计把病虫害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夏播玉米要在玉米抽雄散粉后6-8天,及时喷施持效期长的杀虫、杀菌剂,预防后期病虫害的发生;要配合我们农业农村部门正在开展的"一喷多促";工作,做好病虫防治,提升玉米产量品质。
四、及时补种,减少损失。对于绝收地块,有条件的种植户可以考虑改种一些短季速生叶菜类蔬菜,以挽回一定的经济损失。
原文链接:http://nyncj.lf.gov.cn/lf/2023/nyxx_2_10/2806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湖南省首届“湘药”发展大... 04-22
-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农产... 04-21
- 我市召开2025年海洋综... 04-21
- 江门市召开农村集体资产上... 04-21
- 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议... 04-21
- 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 04-21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