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安徽安庆加快建设长三角优质肉牛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时间:2023-09-11 来源:安庆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安徽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安庆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谋划、推动肉牛产业发展,努力实现让“四个蹄子”追赶“四个轮子”的产业发展目标,加快实施“秸秆变肉”和肉牛振兴计划

  据安庆市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和发展,安庆市已坐稳皖南地区肉牛养殖“第一把交椅”。肉牛养殖量稳步提升,2022年全市肉牛出栏4.94万头,居全省第五位,同比增加4.2%。年末存栏7.69万头,同比增加2.33%,其中,能繁母牛存栏3.48万头。主要品种为大别山牛、西门塔尔牛。全市现有肉牛规模场117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2023年上半年出栏肉牛2.65万头,同比增加5.69%,期末存栏牛7.83万头,同比增加0.39%。秸秆资源有序利用,2022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为223.81万吨,综合利用总量为211.02万吨。其中,秸秆饲料化利用31.57万吨,用于养牛秸秆25.27万吨。全市共建成乡镇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98个,收储点近千个。全市有年秸秆饲料化利用量500吨以上的规模企业62家。地方品种保护初见成效,安庆市地方品种大别山牛,群体数量超过4万头。

  目前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主要依托太湖县久鸿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进行,该公司是省级大别山牛资源保护场和国家级大别山牛核心育种场。现有大别山牛1020头,核心群153头,种公牛17头,13个家系。产业链初具雏形,安庆市有肉牛屠宰企业2家,分别为安徽中安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和安徽万佳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年屠宰肉牛能力可分别达5万头、2万头。太湖久鸿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注册了“团岭”品牌商标,发展高端牛肉品牌。公司将大别山牛和安格斯牛杂交生产出高档雪花牛肉,达到四级标准,获得了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逐渐形成以肉牛育种、养殖、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等一体化产业链条。

  整个业绩有所提升,但与传统肉牛主产区的养殖规模和产业化程度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该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理清思路,强化措施,努力为建设长三角优质肉牛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贡献安庆力量。

  安庆市将以大别山牛为主导品种,以提升全市秸秆饲料化和肉牛产业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为抓手,全面振兴肉牛产业。到2027年,肉牛养殖规模达15万头,年出栏6万头以上,其中大别山牛出栏3万头以上。争取把太湖县百里镇、北中镇、刘畈乡等乡镇和望江县漳湖镇回民村、太湖县百里镇大竹村、北中镇罗山村等村打造成全国知名的肉牛强镇强村。

  加强肉牛繁育体系建设。按照“以保为先、以用促保,保用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大别山牛保种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别山牛提纯复壮,扩大种群规模,进一步提升保种能力。争取到2027年前,建成2站3场7基地,即建设2个站点(1个种公牛站、1个供精站)、完善大别山牛保种场和新建2个大别山牛扩繁场、建设7个肉牛良种繁育基地,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目前,该市秸秆饲料化利用率不高,利用方式主要是干秸秆直接饲喂,饲料化利用技术装备存在明显短板。将围绕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加强秸秆饲料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引进,推广秸秆黄(青)贮、氨化、揉丝膨化和全混合日粮等加工技术,提升安庆市秸秆饲料化利用水平。

  招大引强,延伸产业链条。充分依托安庆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针对肉牛产业短板和弱项加强招大引强工作,围绕肉牛屠宰、精深加工,补链延链强链,推进预制菜及休闲类牛肉制品生产开发。围绕大别山牛开发利用,引进头部企业和上市公司与太湖久鸿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合作,做大做强大别山牛产业。

  加大扶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推进“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推动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基金等金融工具联动。拓展企业融资范围,探索活体抵押等新的贷款方式,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全面落实基础保险的同时,推进能繁母牛保险、肉牛价格指数保险等新品种落地,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加强项目支持。全市整合现有涉及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农业产业融合、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肉牛强镇强村建设,全面推进安庆市肉牛产业振兴。(安庆市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中心 汪善庆)

  一审:周瑞峰 二审:孙晓萌 三审:周琦

  


原文链接:https://nync.anqing.gov.cn/xxfb/gzdt/20032479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