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六适三高”技术 平均亩产857.5公斤醴陵再生稻头季喜获丰收
金风送爽,稻谷飘香,秋天是丰收的季节。8月17日,在醴陵市泗汾镇石湾村,湖南省农学会组织相关专家,根据农业农村部超级稻验收方法,对 “一季超级杂交稻+再生稻”千亩再生稻示范片的头季水稻进行测产,结果表明,平均亩产857.5公斤,超目标产量57.5公斤。
再生稻种植是一种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在头季水稻收获后,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让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为再生分蘖,进而抽穗成熟,实现“一种两收”。
该再生稻示范片,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持的醴陵市“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的再生稻示范基地。今年,该示范片目标高产、高质、高效,全面示范推广了适宜品种、适期播种、适度密度、适时管理、适用机械、适当高度等再生稻栽培技术。收割现场,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爽两优138叶青籽黄秆壮,长势平衡,无明显病虫害,熟相好,结实率高,呈现出一派丰产稳产喜相。
现场考察示范片后,专家组随机选取有代表性的3块田块进行机收测产。结果表明,实收毛谷扣除杂质并折算成标准含水量后,1号丘、2号丘、3号丘亩产分别为857.2公斤、887.8公斤和827.4公斤,三块田算术平均亩产857.5公斤。
“使用再生稻专用收割机收割,压坏的稻桩比普通收割机要少15-20%。”验收现场,承担示范任务的醴陵市庞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正国说,新技术的应用让头季稻获得高产,进一步鼓足了他种好再生稻的信心。按照专家指导,他当即安排合作社员工对收获后的田块灌水、施肥,力争再生季亩产突破400公斤。
(邓立平)
原文链接:http://nyncj.zhuzhou.gov.cn/c16387/20230818/i20821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 08-21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 08-21
- 江苏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 08-21
- 天津:“选育用”激发乡土... 08-20
- 智慧渔场建设人才培训班圆... 08-20
- 金寨县沙河乡:选、育、用... 08-20
- 定远县返乡务农就业创业青... 08-20
- 濉溪县南坪镇:“人才‘浍... 08-20
- 金寨县梅山镇:雨露计划育... 08-2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