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重点发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呈现纵深推进、领域拓展、质量提升的良好趋势,值得我们为之叫好。但我们还应清醒看到,一些短板、弱项仍然存在,区域、产业、品种、环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尤其在大型大马力智能农机和丘陵山区小型适用农机“一大一小”两方面,国产农机装备还有不小差距。农业机械化,“机”是“化”的前提,“化”是过程。没有“机”,就无从谈“化”。笔者认为,农业机械化走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未来需在“机”上重点发力,补齐短板。
怎么发力?要坚持“对症开方”、哪里弱补哪里的原则。农机装备研发不能是随意的,也不能是盲目的,应全面梳理短板弱项,列好清单,瞄准每一项短板,逐个攻破。我们看到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已对主要农作物和丘陵山区等所需机具,理出目录短板,并陆续编制项目化方案,基本摸清了“短”在哪,为下一步“对症开方”提供了重要基础。2021年11月底,农业农村部与工信部首次共同召开农机装备补短板工作推进会议,打破部门界限,上下协同,加强政产学研推协作,形成研发合力,为更好补短板打好了基础。开的“方”合不合适,还得在实践中看具体“疗效”。
具体讲,在农机研发上,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设计制造要满足农民需要,不仅要有机可用,还要用得上。设计制造要与农艺农田协同配套,符合具体生产需求。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模式也要方便农业机械作业。二者之间相互适应,才能得到最高的产出。二是推广不求“大”,要因地制宜。农机要与农田适应,大的不一定好,小的不一定不好,关键要看是否符合农田实际。如土地连片多的地区,具备大马力机械作业条件,更适合应用大马力农机。而丘陵山区地块小碎散,更适合小型机械,应正确对待,研发上不可一股脑求“大”。三是研发与补贴挂钩,实行优机优补。我国每年有200亿元左右农机补贴资金,为更好地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可在现行以马力为补贴标准的基础上,缺什么补什么,在智能农机、绿色农机等优质机械上,多给予补贴,以此调动企业造好农机、农民买好农机的积极性。
农业机械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前提,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物质装备基础。未来,中国农机要守住目标不放松,继续“爬坡”“迈坎”,不断朝着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迈进。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xxkd/202308/t20230809_622254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