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蚝产业长成好产业 三倍体牡蛎大丰收
眼下,连江沿海2.5万亩三倍体牡蛎迎来丰收季,销往福州及山东、广东等地。
三倍体牡蛎陆续上市
牡蛎又叫生蚝,富含蛋白质等营养元素。和传统的二倍体牡蛎相比,三倍体牡蛎由现代生物技术培育而成,个头更大、肉质更白嫩、口味更鲜美,有“生蚝界白富美”之称。
连日来,连江县筱埕镇官坞村渔民林哲同、林则渠等人驾船来到黄岐湾养殖牧场,将吊养在海里的生蚝笼子分批提到塑胶渔排上,捞起一个个重达250克到350克的三倍体牡蛎。之后,这些生蚝销往福州本地市场及山东、广东等地。
“今年的生蚝大丰收,一笼有90多个,能卖200多元。”林则渠说,品相好的生蚝每公斤售价在12元左右,采收期将一直持续到国庆节前后。
据介绍,从2020年开始,连江县在外海设立了1200亩三倍体牡蛎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带动渔民向深远海发展。
据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工程师王为刚介绍,传统牡蛎每亩产量2吨到3吨,亩产值4000多元;三倍体牡蛎每亩产量能达4吨,产值2万元至4万元。
据统计,今年连江渔民在海上养殖了2.5万亩三倍体牡蛎,预计总产量可达10万吨。
生蚝养殖迈向生态化
除了培育新品种,连江的生蚝养殖模式也在迈向生态化、规模化。
福建生蚝养殖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福建省就已掌握生蚝养殖技术。在明代,福建省渔民创新发明了“竹蛎养殖技艺”——将竹子插在滩涂上模仿礁石,让牡蛎在上面生长。
到了现代,连江渔民养殖二倍体牡蛎,基本上采用泡沫浮球+绳索吊养的模式。然而,这种养殖模式容易造成海漂垃圾,遇到风浪时生蚝也容易脱落。
近年来,连江推广环保型塑胶浮球+装笼吊养的养殖模式,解决了上述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渔民收入提高数倍。
据统计,2021年福建省牡蛎养殖面积达3.7万公顷,产量达211.2万吨,均居全国首位。福州牡蛎产量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蚝产业成为“富民产业”。
附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nynct.fujian.gov.cn/xxgk/gzdt/qsnyxxlb/fz/202306/t20230607_618374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