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来了“机器人”
上苗、切削、贴接、包扎……2月26日上午,随着一阵“卡嗒、卡嗒,嗡……”的机器运转声,埇桥区育苗嫁接机规模化生产测试评价会,在灰古镇八张村富民瓜菜专业合作社大棚里火热开场。
“这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宿州市科技特派团团长王朋成,指着大棚中央摆放的一个“大家伙”说。记者看到,这是一个长约1.6米、宽约1.5米、高约1.2米,形似小房子的机器。整台机器由三部分构成,滚动轴、“机器手”、大转盘,滚动轴上连着四条转轮,每条转轮上安有两个夹合器。两名工作人员坐在机器的一边,分别将西瓜苗和南瓜苗放在夹合器中间,随着转轮的转动,瓜苗被迅速送到机器中央,切去根部,粘合到一起。而在机器的另一边,装满红色特制小夹子的大转盘,将夹子运送到机器中央。这时,“机器手”快速将传过来的瓜苗根部夹住,放到运送带上,落入机器底部的收纳盘里。整个嫁接过程耗时只有几秒。
“这个叫智能嫁接机器人,是从合肥佳富特机器人有限公司引进的。”王朋成向记者介绍,“可别小瞧了它,它可是集5个发明专利、11个实用新型专利、4个外观专利、4个软件著作专利于一身的‘资深机器人’,1小时能嫁接1300株左右西瓜苗呢,比人工厉害多了。当然,它能不能在宿州‘安身立命’,还要看看今天的具体‘表现’!”
经过三轮测试,来自市农业科学院,华成种业,埇桥区农业农村局、科技局、农技推广中心的7名专家从嫁接效率、嫁接成功率、嫁接合格率三个方面对“机器人”的功效进行了现场测评。最终,三项指标分别为1300株/小时、99.0%、96.6%,效率是人工的2.5倍,成功率和合格率分别比人工高8.0和6.6个百分点。专家们一致认为,这台智能嫁接机器人嫁接速度快、质量高,建议在西甜瓜主产区推广应用。
测试现场,最开心的要数富民瓜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王守兴了。“如果‘机器人’能推广的话,可解决了大难题。我的大棚一年要种1000万株左右西瓜苗,用工需求大,但是目前工人老龄化情况严重,熟练工特别紧缺。使用‘机器人’嫁接,精准度、成活率高,而且可以‘换人不换机器’,不仅实现‘科技强农’,还可以增加收益,让农户们的腰包越来越鼓!”王守兴高兴地说。记者 孙登峰
原文链接:https://nyncj.ahsz.gov.cn/zwzx/1935260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省住建厅召开深入贯彻中央... 08-25
- 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 08-21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 08-21
- 江苏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 08-21
- 天津:“选育用”激发乡土... 08-20
- 智慧渔场建设人才培训班圆... 08-20
- 金寨县沙河乡:选、育、用... 08-20
- 定远县返乡务农就业创业青... 08-20
- 濉溪县南坪镇:“人才‘浍... 08-2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