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休闲农业新业态
近期,农业农村部决定开展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申报和监测工作,从资源优势、设施条件、产业发展、组织保障四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不少地区在积极申报的同时,通过出台基础政策、设置项目、开启畅游活动等方式发展休闲农业,为农民增收、城乡资源流动,提供新动力。
休闲农业规模效益增加,折射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步伐加快,但实际中也面临不少挑战。有些把采摘、餐饮、民宿作为标配,开发方式大同小异、经营管理比较粗放;有些停留在“农家乐”“美食节”等模式,产业融合和休闲功能挖掘不够;还有些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割裂开来,事实上,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有助于优化农业结构、培植新兴业态。
对此,各地应结合资源禀赋、地理区位、文化习俗做好休闲农业发展规划,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打破传统景点简单串联的现状,细分与周边区域的资源差异性,构建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集聚区和标杆示范基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还应打造差异化、特色化产品体系,开展错位经营,在休闲农业“精品”内涵上下功夫,避免千篇一律和同质化开发。
休闲农业是乡村产业融合的典型模式,拥有科技农业示范园、田园综合体、休闲度假区等多种类型,也衍生出观光、体验、亲子农业等多种形式。要实现休闲农业纵深发展,应充分挖掘产业链各环节价值。在农业种养环节,应推进科技在休闲农企中的落地应用,通过引入绿色、智慧、生态农业等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可联合科研院所、骨干企业进行深加工和特色研发,充分利用“后备箱”消费等新潮流,开发有品位、有颜值的伴手礼,增加盈利空间。在农产品销售和服务环节,应着力培育休闲农业品牌,加强与短视频、直播平台合作,把产品口碑优势提升为品牌优势,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除打造精品、延长产业链外,休闲农业还成为丰富旅游业态的新载体。各地应鼓励经营主体深入挖掘民俗文化、乡土风情,将农事活动与休闲旅游度假相结合,让游客参与到农耕生产中,实地感受劳作之乐。如在三峡原乡休闲农业景区,游客可体验扎染、纺织、打豆花等民俗项目。同时,也要明确发展主题,避免一哄而上,注重开发复合型旅游产品,打造集生产体验区、生态观光区、人文创意区、生活保障区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目的地,切实把风景变成产业。
相关部门可在政策、税收、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加强农业产业与科技、创意产业合作,带动休闲农业提质增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优化集体入股和分红政策,将农民纳入休闲农业产业链,挖掘培养本土能手,不断调动村集体和村民参与积极性。还应综合运用科研院所、农业合作社、商会等平台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造具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休闲农业人才队伍,以人才汇聚破解休闲农业开发要素瓶颈,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壮大。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zcjd/52670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