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产权制度改革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

时间:2022-02-28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油房湾村位于老河口市张集镇西南部,东依红水河水库,南临赵湾岗地,316省道穿境而过。全村版图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4450亩,山林260亩。辖5个村民小组203户,768人。近年来,随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油房湾村充分利用改革成果,立足区位及特色产业优势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带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围绕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发展思路,持续推进果蔬育苗基地、肉牛肉羊养殖、农光互补、草料收储四类特色产业发展,使全村村民成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受益者,2021年四类特色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23万元。

  退役军人领头燕,牛羊养殖开新篇。2009年,退役军人龚保贵回村创办金农丰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该合作社现已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养羊合作社之一,2021年被湖北省农科院授予“五五工程”示范基地。合作社以“基地配种、供饲→合作社(养殖户)代养→基地回购”的闭环发展模式,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生产资料、产品销售等服务,截至目前合作社发展社员560户,现拥有基础母羊6000余只,连续三年每年实现出栏肉羊7000余只,销售收入连续三年突破千万元,分别在老河口市、枣阳市、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等地建有代养基地,带动脱贫户和养殖户千人以上,肉羊直销上海、浙江、广东等地,2021年合作社为村集体增收23万元。

  2017年通过村级招商引进湖北五好农业公司落户,每年可出栏肉牛2000头,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以上,将建牛舍12栋、草料存储加工车间4栋、青贮池2个。2020年该村积极申请扶贫资金800余万元与该公司合作,目前已建成6个10000平方米牛舍、2个2000立方米的青贮池、3个2000平方米进料棚,年出栏肉牛3500头,产值8000万元,利益联结周边9个村。油房湾村采取“保底+分红”的模式,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8万元。

  产权改革定权属,特色果蔬谋新局。产权制度改革把集体和个人的权属确定后,油房湾村在牛羊产业持续为村集体增收的基础上,该村又从种养结合下手,积极发展果蔬种植基地项目。2020年10月,借助扶贫等资金总投资500余万元,建设果蔬育苗大棚,现已建成119个生产温室大棚、4个玻璃智能大棚,总面积4.5万余平方米。成立全体村民持股的纳信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20%由村集体代全体村民持股,80%由21户村民出资人持股。纳信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育苗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圣女果、黄瓜、西瓜、草莓等特色果蔬及辣椒育苗基地,开发种植在国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保底分红18万元,2021年吸纳本村及附近镇村闲散劳动力300余人务工,其中贫困人口占比10%。

  集体土地发全能,农光互补添绿意。村引进投资约4.5亿元的信义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2019年10月开工建设,装机100兆瓦,年发电量1.2亿度。该项目在本村占地面积2300亩(其中村集体土地300亩),每亩流转费600元,村集体以服务和路、沟渠、荒地入股,另外收取每亩服务费100元,村集体每年收益34万元。同时为了村集体经济利益最大化,油房湾村委与信义新能源达成返租协议,在光伏板下种植培育日本南瓜700亩,种植无花果、菊花、玉米各100亩,将光伏与农业融合,实现农光互补,形成了“企业增利、集体增长、农户增收”的多方共赢模式。

  环境保护特重要,变废为宝增效益。2021年,为了缓解牛羊饲料压力,张集镇部分村退伍军人和油房湾村级能人合伙成立六聚合草业合作社,主要从事秸秆收储、还田以及土地承包发包,收储的秸秆保障该村牛羊养殖的草料供应及辐射的周边县市养殖场,秸秆过腹还田减轻秸秆禁烧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合作社每年收储秸秆1万吨左右,流转青贮种植土地2000余亩;牛羊养殖产生的粪便由金农丰养殖专业合作社收存,待加工后为果蔬种植基地的特色果蔬种植,提供有机养分实现农产品的有机化。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nygl/njgl_1633/202202/t20220228_272931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