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问题要算明白账
如果单算经济账,耕地的非农化利用收益的确比农业用途高,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都比农业用地“吃香”。地方政府如果把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既有前期的土地收入,又有持续的税收,还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但是,14亿多中国人离不开粮食,耕地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民族永续发展。因此,在耕地问题上,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不能只算局部账,不算全局账;不能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
要正确和全面认识我国耕地现状。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1.4亩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四成。且一年三熟的耕地仅占15%,近半耕地仅一年一熟;耕地质量本底不高,中低产田面积较大,近半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近年来,耕地布局持续北移,光热水搭配更好的南方耕地占比下降,北粮南运趋势明显。加之后备耕地资源有限,短期内补充耕地难度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国土“三调”数据显示,全国耕地19.18亿亩,已逼近18亿亩耕地红线;10年间耕地减少1.13亿亩,与“二调”相比,年均减少面积在扩大。近年来,宝贵的耕地在一些人眼里成了“唐僧肉”,一些地方违规占用耕地植树造绿、挖湖造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变用途,严重冲击耕地保护红线。由此来看,当务之急是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农田就是农田,不能挪作他用。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应当明确,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菜等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非农建设不得“未批先建”,那些违法侵占的,必须“完璧归赵”。对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重大建设项目选址确实难以避让的,经依法批准,应落实补划任务。
农田须是良田,不能以次充好。打好耕地保护组合拳,要守住数量和质量“双红线”。提高耕地质量更有必要和现实针对性。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的有力抓手。在实施中,要注意提高建设水平,完善建后管护机制。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耕地决不是任人觊觎的“唐僧肉”,而是全国人民的“大熊猫”,要给耕地保护增加“护身符”,给非法占用戴上“紧箍咒”。(经济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112/t20211231_82618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