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玉米大斑病又称条纹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是玉米的主要叶部病害,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危害较重。
发病规律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一般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但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发病的情况。受侵染的叶片上形成大型核状病斑,在田间初为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一般长5-10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联合纵裂,叶片枯死。
防治攻略
筛选推广高产、优质、抗病的玉米品种,在目前条件下,应提倡搭配种植;玉米秸秆不要堆放田头,提倡高温堆肥,并进行深翻冬灌,消灭初侵染源;轮作倒茬,避免重茬,减少病菌在田间积累;适当早播,培育壮苗,注意肥水管理,氮、磷搭配使用,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根据发病的传播途径,可在田间清除病残株和早期摘除下部病叶,以减少菌源。
药剂防治:在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喷药,每667平方米用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50克,或80%速克净可湿性粉剂60克,喷施3次。常用药剂还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每隔10天防1次。
原文链接:http://nmj.tongliao.gov.cn/nmyj/nszd/2021-11/25/content_fab3fbc7571f40238b3df3349aaf85f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省住建厅党员干部赴吉林省... 08-01
- 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业农... 08-01
- 第十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07-31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厅长... 07-29
- 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十五... 07-23
- 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 07-23
- 生物炭“双向”发力:破解... 07-22
-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 07-21
- 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 07-18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白城市洮北区:科技抢跑插... 05-20
- 刘国中:奋力夺取夏季粮油... 05-20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