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含有虫瘿的小麦种子 给农业生产带来生物安全问题
日前,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宣称向叙利亚东北部哈塞克省卡米什利部分地区的农民发放约3000吨小麦种子,以确保当地有足够的食物来源。然而,根据叙利亚农业部门公布的相关抽样检验证明,这些产自土耳其的小麦种子,含有粒线虫的比例高达40%,不仅不适合种植,还会给农业生产带来生物安全问题。
带病种子种植后会带来哪些影响?对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线虫病害监测和防控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彭德良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带病种子的种植可能会导致当地小麦大面积发病,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粒线虫病害是一种严重线虫病害,粒线虫会危害小麦穗部、引起小麦籽粒病变,在全世界五大洲的小麦主要生产区均发生过危害。”彭德良表示,近年来,由于采取先进的种子清洁方法除去虫瘿,小麦粒线虫病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已消除或者很少发生。但是,目前在印度、罗马尼亚等少数国家这种病害仍旧存在。
“我国1915年在南京首次发现该线虫,截至1949年它造成的全国小麦损失达5亿公斤以上,因此,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把此线虫病列为十大病虫害之一。1964年全国普查结果显示,28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生粒线虫危害,为此国内组织了防治和检疫,危害逐步得到控制。1980年以来,在我国主要产麦区此线虫病害已基本绝迹,仅在陕西、甘肃、新疆等部分边远地区有零星发生。”彭德良说。
“混杂在小麦种子中的虫瘿是引发小麦粒线虫病的主要传染源,种子间混杂的虫瘿的数量是病害发生轻重的主要因素。当麦种含有0.1%—1%的虫瘿时,田间的发病率达到2%—19%,可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达到2%—14%;小麦种子中虫瘿的含量低于0.3%时,田间的发病率亦可达到6%—8%。”彭德良特别指出,小麦粒线虫病也是我国小麦安全生产中面临的生物安全问题之一,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很少发生,但我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小麦,应加强检验检疫,警惕小麦粒线虫病“死灰复燃”。
作者:马爱平 来源:科技日报
原文链接:http://nyncj.zjk.gov.cn/content/2021/1514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村BA... 10-30
-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 10-30
- 农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举...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