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副粘病毒的防治报告
鹅副粘病毒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病。是一种以消化道症状和病变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养鹅业的健康发展。以发病急,死亡快,拉稀、腺胃粘膜肿胀、糜烂为特征。雏鹅死亡率可达95%以上,而且年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我县2003年6月上旬有6个养鹅户饲养雏鹅2654只,日龄在15~18d,突然发病2014只,死亡1908只,病程2~3d左右。致死率94.7%。雏鹅在出壳后1~2d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7d左右应用了小鹅瘟弱毒疫苗进行免疫。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雏鹅临床主要症状、剖检病理变化等特点,诊断为鹅副粘病毒病。现报告如下:
1 主要临床症状
初期患病雏鹅呆立、缩头垂翅、拉稀、消瘦,拉白色稀便,中期拉白带红稀粪,后期拉绿色稀便,病雏精神委顿、食欲不振或废绝,有的严重雏鹅口流水样液体,呼吸困难,有的呈现瘫痪,雏病鹅常在发病后1~2d内死亡。
2 剖检变化
剖检8只病死雏鹅,剖检所见:
病鹅脱水,肝、脾肿大,有瘀血和散在坏死灶,整个消化道粘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和坏死,食道末端腺胃及与肌胃相连接起始端粘膜肿胀、糜烂,极易剥离。气管环出血,肺出血,肺部有针尖或粟粒大甚至黄豆大的淡黄色结节。
3 鉴别诊断
3.1 小鹅瘟剖检主要病变特点是肠道严重发炎,小肠粘膜有大片发生坏死脱落和凝固,形成栓子堵塞肠腔。
3.2 鹅巴氏杆菌病肝脏肿大、色淡、质硬,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黄色针尖大坏死灶。
4 防治措施
4.1 免疫接种 应用鹅副粘病毒疫苗进行免疫注射:10~14日龄雏鹅每只肌注0.3mL,青年鹅每只肌注0.5mL,大鹅每只肌注1.0mL。种鹅产蛋前21天时肌注0.5mL/只。
4.2 加强鹅群饲养管理,饲养密度,注意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鹅舍和用具。
4.3 定期消除鹅舍粪便,在离屯、鹅舍稍远一些地点堆积进行生物热发酵。对病死鹅要作深埋处理。
4.4 要坚持自繁自养,如需引进种鹅,引进之后要隔离饲养观察一段时间,健康无病者方可入群。
4.5 防止继发细菌混合感染,可应用氟苯尼考和强效通不拉药物。
原文链接:http://www.sjznync.com/col/1487664023553/2021/12/24/164032887658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湖南省首届“湘药”发展大... 04-22
-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农产... 04-21
- 我市召开2025年海洋综... 04-21
- 江门市召开农村集体资产上... 04-21
- 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议... 04-21
- 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 04-21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