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做好“农”字文章 提升幸福成色

时间:2021-12-14 来源:襄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襄州区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围绕“农”字做文章,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擦亮农业品牌,助民致富增收。

  路更畅村更绿 乡村更宜居

  打通富民路。要想富,先修路。为解决鄂豫交界的朱集、程河等五个边境口子镇的交通问题,区交通运输局争取到316省道重点工程项目,随着唐河、白河两座特大桥建成通车,五个边境口子镇的经济大通道被打通。同时,投入1.5亿元,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新改建县乡道9条108公里,新建村道联网路152公里,加宽村道85公里,打造县乡道示范路55公里、村道示范路35.7公里,打通了农村交通“微循环”。

  开通便民公交。乡镇通公交是群众多年的期盼,经过多方努力,开通了双沟、峪山、黄龙三个镇的城市公交,惠及周边40余万名群众。市民乘坐公交到乡村采购物品,方便了出行,搞活了农村经济。该区计划未来两年实现镇镇通公交。

  强化水系治理。制发《襄州区碧水保卫战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落实河库长制,实施“一塘一渠一沟一策”,全力加强23条河流、233个水库、15个中型灌区、3个泵站、1个国有水电站的管理,对辖区河道、水库进行清漂,配合做好“十年禁渔”工作。黄集镇毛岗村筹资180多万元开展“小微水体”整治,使小堰塘、小沟渠成为村民休闲健身观景的新去处。

  推动绿满襄州。开展“千村万树”行动,佘营、曹河等15个村获评“襄阳市森林乡村”。结合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建成一批绿化精品线——双沟镇佘营至胡庄5个村全长6公里的小循环道路绿化、伙牌镇南王片区7个村全长12公里的循环路绿化等。今年村庄绿化造林5818亩。全区389个村(社区)分三批推进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实现村庄绿化全覆盖。已完成全区257个行政村村庄绿化,新增公共绿化面积151.2万平方米,建成“小三园”(花园、菜园、果园)4.3万个,道路绿化470公里。第三批132个村庄绿化正加速推进。“田园诗乡、凤鸣襄州”城市名片不断擦亮。

  民风淳气象新 乡村更文明

  “家风馆”里展新风。今年6月,襄州区首个家风展陈馆在伙牌镇湾子村落成。家风馆共分7个部分,通过身边人的典型示范和教育引导,让家风展陈馆成为基层群众的思想教育平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的有效载体,被襄阳市妇联授予“襄阳市家风家教实践基地”称号。

  全民健身成时尚。实施全民健身“细胞工程”,精准布局各类健身场地和设施。举办大型全民健身活动55场。筹集资金850万元建设新全民健身工程8处、4个镇级运动健身中心、20个村级文体广场。结合“一江两河”综合治理,在老西湾和洪山头建设2个大型体育公园、1个1.5万平方米的体育馆。9月25日,2021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襄阳站在襄阳国际汽车体育特色小镇(峪山镇)举行,全国各高校90余支车队1600名选手参赛,在全国擦亮了襄州名片。全民健身蔚然成风,民风民俗在悄然发生改变。

  文化塑魂底蕴深。襄州历史悠久、文蕴深厚。龙王镇闫营村有距今约5200年历史的凤凰咀遗址,正作为湖北省文化遗址公园进行打造。古驿镇深挖历史,绘制古道地图、打造兵营旧址、金家茶馆、十里铺驿舍微场景。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12月2日晚,省豫剧团在襄阳剧院展演乡村振兴主题现代豫剧《鹿门山下的女人》,引起观众热烈反响。各镇持续推动乡村记忆博物馆建设,加强地方戏、乡村非遗保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引导群众、醇化民风的作用日益凸显。

  红色故事永流传。襄州有红色遗存21处,峪山镇把红色故事的话语权交给党员群众,组织党史大家讲活动。程河镇的“板凳课堂”、张家集镇的“五老”宣讲团、龙王镇的“红色文工团”常态化开讲,让普通群众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如今,襄州村村有村医、村村有辅警、村村有图书馆、村村有文明实践基地,书香襄州、平安襄州、文明襄州理念深入人心。

  产业兴百姓富 乡村更美丽

  特色节日聚人气。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各镇因地制宜,打造精品“梨花节”“柳编节”“冬桃节”“风筝节”“豫剧节”“美食节”等节日,吸引客商云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增收。

  乡村游里看美景。红水河畔,看碧波万顷;鹿门山下,品浩然诗画;革命苏区,寻革命火种。襄州大地,全域兴旅,风帆正劲,打造的襄东南“红色旅游”、襄东北“绿色旅游”、襄西北“蓝色旅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已初具规模。全区年接待游客280万人次,旅游收入12亿元。

  产业引领加速跑。探索“农科院+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打造万亩优质生态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基地。黄集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水果、蔬菜采摘园400多亩,以饭团、黄酒、冬枣为切入口,注册“刘老爹”黄酒品牌,传承古均州千年黄酒酿造工艺。龙王镇曾陈村流转土地1000亩,建设鄂西北小龙虾和虾香稻交易市场,建设小龙虾分拣、交易、物流、配送中心,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

  “丰收节”里话丰收。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会场活动在襄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何岗村)成功举办,引起全网3000余万人次关注。美好风光“展丰收”、红红火火“舞丰收”、稻花香里“赛丰收”、科技创新“助丰收”等13个系列活动全面展示了襄州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

  目前,襄州入列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培训会等多个会议、赛事在襄州召开。

  


原文链接:http://nyncj.xiangyang.gov.cn/zxzx/gzdt/202112/t20211213_266357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