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红色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一根根香肠被熏制后油光锃亮、香气四溢……近日,永城镇中华村农家乐业主谢燕正在忙着制作香肠。
“按照农村习俗,香肠腊肉的制作不是要在冬至过后吗?”“我们开办农家乐,就要想着方儿让客人提前尝鲜。”谢燕告诉记者,自制的香肠广受游客喜爱,这已经是他们今年制作的第二批了。
如今,住在自家的独栋楼房中还能每天有事忙、每月有钱赚,这样的生活让谢燕感到十分满足。她说,过去,为了维持生计,她只能背井离乡在外打工,有时候很想家也无法回来看看,更不用说照顾老人和小孩。
两年前,攒了些积蓄,谢燕决定回家把老房子翻修一下,改善居住环境。此时,有人提出建议,让她索性投资大一点,开办一个农家乐。
“中华村的变化确实大,而且那时很多人来王良故居瞻仰,我再三思考后,觉得开农家乐生意应该做得走。”谢燕坦言,自家农家乐开办后,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尤其是今年王良同志纪念馆开放后,中华村的人气不断攀升,农家乐的客源比去年多了一半。
“一年下来总收入有20万元左右,而且还能照顾家庭,很不错。”谢燕说,下一步,她还将请人设计,提档升级农家乐,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用餐、住宿。
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是中华村人气聚集、建设发展的底气和动力。近年来,该村紧紧抓住“红色引擎”,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切实以王良故居、王良同志纪念馆为轴心,向周边拓展延伸休闲观光农业,形成“游红色场馆、享亲子采摘、品农家盛宴”的串点成线发展模式。
离谢燕农家乐不远处,金黄的柑橘挂满枝头。“这一片全部栽的是沃柑,从去年试挂果情况来看,我们这个沃柑水分饱满、口感香甜,消费者非常喜爱。”果园负责人王忠育说,本月沃柑已全部成熟,预计产量48000斤。
尽管今年是该果园量产的第一年,但对于沃柑的销售王忠育十分笃定,因为产品的品质和中华村如今的人气给了他十足的信心。(记者 成蓉 邓大伟 实习生 林霜)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112/t20211213_101575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农业农村部召开黄淮海秋播... 11-06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村BA... 10-30
-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 10-30
- 农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