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万亩蟹塘变身南京最大“粮仓”

时间:2021-11-03 来源: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高淳阳江胜利圩1.47万亩蟹塘灾后重建后,变身全市最大规模的连片高标准农田。其中,1.27万亩水稻今秋丰收在望,预计平均亩产550公斤,总产量约7000吨,成为南京最大“粮仓”。

  金秋时节,蟹肥稻香。从高空俯瞰,高淳阳江镇胜利圩片区高标准农田被划分为一块块规整的长方形地块,地块内稻浪金黄,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镜头拉回到2020年7月20日:由于连续降水,安徽当涂石桥南圩决堤,洪水涌入与南圩合圩的高淳胜利圩,将七八米高的电线杆淹得勉强露出个“尖尖角”。洪水导致小花、潦田、丹湖等9个行政村受灾,受灾面积1.8万亩,其中养殖水面1.5万余亩,直接经济损失约3.5亿元。

  在省市区的大力支持下,阳江镇迅速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充分征求当地居民意见后,阳江镇又综合考虑当地圩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水体质量不佳、养蟹效益不理想现状,决定将1.47万亩蟹塘重建为连片高标准农田。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这是目前南京最大规模的连片高标准农田。

  去年10月,200台水泵同时开工,花了1个月时间才将洪水排空。今年4月,灾后重建工作正式启动,当地用1个月时间完成招投标手续,5月13日工程机械进场,高峰时179台大型机械同时作业,先后平整土地1.4万亩,新建灌溉泵站11座,开挖疏浚渠道19.64公里,建设“一纵四横”五条6米宽沥青路。

  今年6月,随着多台无人机盘旋起降,1.27万亩水稻田成功播种。胜利圩重建项目负责人孙巨良告诉记者,1.47万亩高标准农田统一流转后,精准引入了4家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种植。

  “我承包了2500亩土地种植水稻,预计亩产700公斤左右,这一季亩均效益起码400元。”淳京飞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北京乐呵呵地说,高标准农田规模大、地块平整,种植全程机械化,方便又高效。

  引入经营主体规模化种植,背后还有推动富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长远考量。高淳区阳江镇党工委书记戴伟表示,阳江目前已注册“丹湖秋月”农产品品牌,未来将用于推广胜利圩高标准农田农产品和全镇“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扩大阳江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此外,4家经营主体还将积极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人才、资金等资源加速汇聚,为阳江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动能。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110/t20211025_316725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