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南京国家农高区扛起“国家队”使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间:2021-11-03 来源: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亚果会在白马博览中心连办三届

  

  南京国家农高区吸引了全球目光

  这个10月,江苏白马农业国际博览中心一片忙碌。从2021国际农产品流通产业大会,到2021全国农商互联暨精准扶贫产销对接大会;从首届中德农业青年领军者论坛到农业未来·国际合作发展大会……各种国际展会精彩不断,汇聚国内外农业精英和领先技术。

  作为南京国家农高区核心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繁忙的展馆彰显了农高区的超强活力和引力。

  2019年11月,覆盖溧水区白马镇全域的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获批升建为全国首批、长三角目前唯一的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即“南京国家农高区”),探索农业创新驱动发展路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近两年来,南京国家农高区扛起“国家队”使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科创资源集聚、高新产业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阔步前行……

  根据南京国家农高区规划,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增加到现在的5倍,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增长近7倍;至2035年,预计产值可达680亿元,人口增长到现在的3倍,达13万—15万人……这片“试验田”正在华丽裂变中演绎科技振兴乡村的示范样本。

  放大科创资源优势  多个顶级创新平台落户

  近日,南京周子未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周子未来食品”)完成A轮融资,截至目前,周子未来食品已获得高瓴创投、经纬创投等资本机构的7000余万元融资。

  周子未来食品是国内首家“细胞培养肉”生产研发平台,从事细胞培养肉的开发及规模化生产。资本的青睐,展现了该创新平台的发展潜力。去年初,周子未来食品落户南京国家农高区未来食品产业园,由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高瓴创始合伙人李良表示,该企业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对中国乃至全球实现碳中和都具有重大前瞻意义。

  近两年来,多位创新“大咖”带着团队来到南京国家农高区。与江南大学共建的白马未来食品研究院、南农大牵头的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曹卫星教授领衔的神农智慧农业研究院先后通过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并实体化运行;江苏省未来食品技术创新中心挂牌运营;南京黄教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建设“江苏省畜禽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南林大溧水校区、中国东部(南京)农业科技创新港入围2021省重大项目。

  一项项尖端技术在白马的大地上实施、转化,一批批落户农高区的创新项目加快建设。截至目前,农高区已集聚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7所知名涉农高校院所、2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80多个国家及省市科研平台,高层次“双创”人才200多名,承担农业科技项目350多项、取得农业科技成果650多项。

  今年来,南京国家农高区还发起成立长三角种业发展联盟,未来食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智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功入选第七批省级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南京林业大学白马校区规划效果图

  

  中国东部农业科技创新港规划效果图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项目招引同比增三成

  走进南京道格勒食品有限公司,一条绿色的通道直通生产车间参观通道,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整个生产线,通过参观通道旁的电视显示屏,可清晰地看到加工的每个环节。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车间采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建成模块化的智能生产线,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牛排加工生产线,其中,3D扫描切割机可对牛肉密度、厚度进行精准扫描计算,实现标准克重切割,每分钟精准切割400片,年加工牛排等产品达1.2万吨。项目一期在去年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目前已追加投资,二期项目大希地产业园即将开工。

  在原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础上,南京国家农高区构建了以生物农业为主导产业,以未来食品产业为突破口,以农产品特色加工、农业智能装备制造、农业科技服务业为协同发展产业的“1+3+1”全产业链体系。今年以来,园区聚焦“1+3+1”产业,先后完成大希地产业园等24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近30%。

  聚焦项目招引,南京国家农高区为产业发展蓄能。据悉,园区拓展基金招商渠道,首期规模20亿元的良润溧水产业基金已实质运行。

  科技振兴乡村  数字乡村助力农业增效

  在南京国家农高区,蓝莓、黑莓产业兴盛,分别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入选“一村一品”名录。近年来,“两莓”种植上,一改传统的培育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建立了“示范农业”核心区,并推进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提升亩均效益。

  走进南京国家农高区白马中植蓝莓黑莓产业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便能看到蓝莓黑莓的种植天数、当前物候期、土壤含水量、温湿度、农事等信息。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借助专家们选育的优良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和土壤改良方案,再加上5G智慧数字农场管理平台,蓝莓、黑莓质量齐升,上市时间也可延长两个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科技助力。南京国家农高区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推进溧水区“数字乡村”建设,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签订“5G+绿色智慧农业”战略合作协议,完成164个5G基站建设,实现5G信号全覆盖。2020年11月,溧水区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数字乡村试点。

  农业生产数字化、装备设施智能化、农业服务信息化,正在让南京国家农高区的土地、农产品拥有“高智商”。据介绍,南京国家农高区践行“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路线,通过与江苏省农科院等院所合作,专家坐镇,品种更新、产品研发、技术指导,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据悉,全镇“两莓”产业带动数千名农民年均增收1.6万元。

  红色文化赋能  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发展

  在白马镇石头寨村朱家岗村,万株向日葵形成金色花海,与周边村落的葵花墙绘相互呼应……正在举行的白马葵花田艺术展让乡村与艺术完美融合,吸引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打卡。

  

  红色李巷

  距离金色花海百步之遥处,就是远近闻名的红色李巷,新四军将领旧居、中国“四史”教育馆、英雄人物馆……一间间红色场馆镶嵌在一座座民房间,景区与乡村融为一体。墙上醒目的喷绘宣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村民悠闲地在散步,偶尔跟游客聊天,分享代代相传的红色故事。

  深挖红色资源,活化红色文化,红色李巷热度持续升温,红色旅游业的壮大,带动近百人就业,民宿、餐饮等业态蓬勃兴起,迈上全面振兴的轨道,红色李巷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红色文化旅游不仅让村民富起来,也让文明新风荡漾在小山村。作为全市变化最大的经济薄弱村之一,石头寨村最近连获三项“国字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明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从贫困村蝶变为“样本村”。

  石头寨村的蝶变,正是南京国家农高区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发展的示范样本。此外,南京国家农高区还打造了“周园文博”“阡陌花开”等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文旅品牌,建成“南乡莓园”“南朝桃花村”“富禾百果园”等多个创意主题农园(馆)。

  来到白马,接受一次红色教育、游览一处如诗田园、住一晚当地特色民宿、带走一份当地特色农产品,成为当前最热门的休闲旅游线路之一。

  随着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发展,白马集镇的综合配套服务区不断升级。目前,四层楼高的白马文化艺术中心已基本建成,白马镇美丽宜居小城镇建设项目入选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第二批试点名单。

  “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即将迎来两岁生日的南京国家农高区成效已现,规划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十四五”时期,南京国家农高区将继续扛起农业科技创新“国家队”的职责使命,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与成果转化率,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动科技强农、科技兴农,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110/t20211028_31715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