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绿领”新农人新法种水稻

时间:2021-11-03 来源: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王光(左)在田间工作。

  戴上草帽、穿上胶鞋,手拿镰刀割下一捆捆水稻……近日,江苏艾津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光正在六合区横梁街道三友湖水库旁的农田里查看水稻长势,采集一批水稻测产数据样本。

  2016年初,南京农业大学硕士毕业的王光来到六合农村成为一名“绿领”新农人,在田间地头一干就是五年。

  “刚来的时候,当地水稻种植都是传统模式,每家每户的田间管理参差不齐。”王光回忆,公司流转到1006亩农田后,首先对所有地块用激光整平机进行土地平整,推广运用机械化设备进行水稻全生命周期的植保管理。

  耕土机翻土、插秧机机械化插秧、收割机联合作业……扎根六合的第一年,艾津除了使用这些常规机械,还用上了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当时,无人机还是新鲜事物,周围农户更多的是肩背药水桶喷洒农药,看到机械化喷洒的效率,很多人都来学习。”王光说。

  在王光牵头成立的艾津农技集成研究院,18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绿领”新农人团队也把各自科研成果进行集成应用落地。

  “前段时间降温,今年刚上线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发挥了大作用。我们根据天气预判,提前一天通过手机移动终端对所有稻田进行了灌水,让田间保温。而在去年,将全部稻田灌满水需要2—3天时间。”王光说,如今,一条条水管精准对接到艾津稻园每一个地块,实现精准灌溉和肥料控制。在种植基地的西侧,一块田地还被辟为病虫害智能测报站。

  王光告诉记者,从2019年开始,企业与周边农户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模式,成立艾津优质稻米产业联合体,第一年种植规模就达5000亩。今年,联合体的种植面积已突破2万亩。

  好大米还得有好销路。“现在粮食收购价格有一定下跌,但我们依旧保底收购,在市场普遍价格基础上每斤增加0.5元,光这一项农民每亩收入就很可观。”王光说,去年联合体帮助农民每亩增收500元以上,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多万元。眼下,王光和同事正在筹备今年的稻香节,吸引客流参观体验。

  “这五年,我在六合切切实实感受到政府部门在农业配套设施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农户们收入越来越高,地标大米逐渐在市场上叫响了口碑。”王光说,未来五年,他和团队将继续扎根基层,推进水稻科学种植,努力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原文链接:http://nyncj.nanjing.gov.cn/nygzdt/202110/t20211027_317021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