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什邡市高标准筑牢粮食生产安全生命线

时间:2021-11-02 来源:德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什邡市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在39万亩左右,粮食产量达到19万吨以上。(1)强化粮经复合,既稳粮又创收。经多年种植结构调整,我市已基本形成“大春抓粮、小春抓钱”粮经复合种植模式,在师古、南泉、马井等镇建成水稻集中种植区;禾丰、马祖等镇建成小麦集中种植区,全市粮油优势产区集中度达90%。小春生产以种植蔬菜、中药材为主,建成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已投3698.8万元打造以水稻、蔬菜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及以水稻、川芎为主导产业的彭什川芎产业园,加快粮经产业发展,装足“米袋子”,丰富“菜篮子”。同时,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优先向粮食生产功能区倾斜,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8万亩,增强农田综合生产能力。(2)创新稻渔共作,既提质又增产。2018年起我市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启动新型稻渔种养循环技术应用试验及推广。今年已建成8000亩标准化稻渔种养循环示范园。新型稻渔种养将鱼从耕地转移到鱼缸中养殖,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又不破坏耕作层。该模式通过布设田间管网,建立稻田-鱼水循环系统,将“优化施肥”技术和“水分管理”技术相结合,既为水稻提供天然养分,在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增加农户收入,今年测产显示稻谷可增产10%左右,稻谷收购价较常规种植要高出0.2-0.3元/斤,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3)推行系列新政,既加力又见效。今年市本级专项投入210万元,针对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出台了《什邡市防止耕地“非粮化”补贴实施细则(试行)》,通过政策实施与农户意愿相结合,提升种粮热情。首次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大力推广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12万亩,其中代耕服务4万亩、代种服务1万亩、统防统治服务7万亩,减轻农民劳动强度,降低农民种粮成本,实现节本增收。通过政策性担保为从事粮食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资金近2000万元,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促进种、收、储、销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市本级投入25万元财政专项资金,为成效显著、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新型职业农民购买社保给予高达50%的补贴。同时,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发放一次性种粮农民补贴544.26万元,农机购置补贴411万元,并将于11月发放稻谷补贴1093.2925万元。


(作者:农业农村局网站管理员)
原文链接:http://nyj.deyang.gov.cn/xfggzdt/158470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