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绵竹:“厕所革命”让“将就”如厕变“讲究”如厕

时间:2021-11-02 来源:德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在麓棠镇双泉村,一个个用白色栅栏围起的“小花园”点缀在步道旁的绿地间,“小花园”大小不一,青草、花簇、灌木,层次分明,有潺潺清流从“花园”中流出,汇入沟渠,滋润着平畴沃野。

  绵竹市双泉村党支部书记何此平说,这一个个“小花园”就是该村的厕污共治试点,农户厕所粪污和其他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变得清澈,实现达标排放。

  近年来,绵竹市牢固树立“小厕所、大民生”理念,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由点及面、先易后难、整村推进”的工作思路,采用“一清二定三建四利用五标准”模式,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将“厕所革命”扎扎实实向前推进。

  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将就”变“讲究”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绵竹市富新镇友花村12组村民陈天林家的厕所干净又整洁,地面墙面贴上了白色瓷砖,热水器、淋浴花洒、冲水便池一样不少。屋后,“三格式”过滤化粪池没有异味,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变得清亮。“以前旱厕就建在猪圈旁,一到夏天臭气烘烘,蝇虫乱飞。”陈天林说,厕所改造后,家里人就想着把房屋里里外外改造一下,让居住环境更舒适。如今,他家的院子里摆放了各种植物,工人正在改造猪圈,最近他还打算添置浴霸,换上新家具。

  “在各级补贴资金支持下,村民不花钱就能改建好厕所。”友花村党支部书记李天华说,村里家家户户都支持户厕改造。他们让村民看材料、看图纸、定方案,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让村民全程参与改造,工作推进非常顺利。例如友花村11组10月8日开始实施改造,目前已经完成了40余户农村户厕的改造工作。

  “小花园”施“魔法”污水变清流

  生活污水直排,会污染水体和土壤。农村人口分散,有些区域污水处理厂也鞭长莫及,怎么办?我市结合“厕所革命”,在农村中推行“化粪池+人工湿地”和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等污水处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就地利用。

  “对聚居点的农户按照‘3至5户、6至10户、10户以上’等多种模式实施‘厕污共治’示范点建设。”麓棠镇双泉村党支部书记何此平介绍,“化粪池+人工湿地”这种处理模式,是通过管网收集厕所及生活污水,经发酵、隔渣、水量调解,然后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通过接触氧化去除或减少污染物。处理后的水质清澈,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可以用来浇花,也可以直接外排。

  “以前污水流到沟里面,又脏又臭。现在,有了这些‘花园’,河水清澈了,老百姓心情也更好了。”何此平说,“化粪池+人工湿地”这种模式占地面积小,运维费用少,改变了农村污水直排,沟渠、河道脏乱臭的旧貌,实现了农村粪污资源化利用,也美化了农村环境。

  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也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振兴不容忽视的环节。截至目前,我市已投入2819万元对45个行政村、17901户农户户厕进行无害化改造,投入1500万元建成厕污共治示范点45个。今年还将继续投入1436万元,对43个行政村、11451户农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进行改造。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环境面貌,也补齐了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明新风尚。


(作者:农业农村局网站管理员)
原文链接:http://nyj.deyang.gov.cn/xfggzdt/158760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