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西洞庭智慧水稻(晚稻)亩均增产7%

时间:2021-11-02 来源:常德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西洞庭管理区中联智慧农业(水稻)近日迎来了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的成熟。经有关部门专家测产,采用数字化种植的晚稻示范田与传统经验管理的晚稻田相比,亩均增产7%,节约成本120多元/亩。

  4月15日,西洞庭管理区中联智慧农业(水稻)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充分发挥大数据、物联互联、AI和智能制造的技术优势,打造集稻米生产、现代化农业服务、烘干冷藏、大米加工、检验检测、农产品电商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农业产业园,生产加工高端“数字大米”。

  “智慧水稻(晚稻)成熟后,我们邀请了市农业农村局和区农业农村局有关农学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数字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进行田间测产和考评。”西洞庭管理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测产过程中,专家组考察了数字化种植和农户传统经验管理的一季晚稻田和双季晚稻示范田,并对两种管理方式随机选择代表性田块,参照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测产验收办法》进行实收测产。经过收割、称重、测量水分及含杂率,最终折算出一季晚稻标准稻谷亩产:数字化管理亩产523.5kg/亩,传统经验管理亩产487.5kg/亩,前者较后者亩均增产7.3%,节约成本125.8元/亩;双季晚稻标准稻谷亩产:数字化管理亩产456.4kg/亩,传统经验管理亩产426.3kg/亩,前者较后者亩均增产7.1%,节约成本135.4元/亩。

  “项目明年将进入示范阶段,种植面积将扩大到2000亩以上,形成水稻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基地开始尝试发展智慧农场。”西洞庭管理区智慧水稻基地负责人王伟表示。2022年,常德市还计划在澧县、汉寿县、鼎城区、桃源县各选择一两个面积在1000至2000亩以上集中连片、交通便捷、种植管理水平高、农田基础设施完备、经营主体积极性高的区域,用一年时间先行试点示范,为智慧粮食实现标准化种植和数字化管理提供试验基础和数据支撑。

  


原文链接:https://nyncj.changde.gov.cn/zhdt/gzdt/cddt/content_87172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