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洞庭智慧水稻(晚稻)亩均增产7%
西洞庭管理区中联智慧农业(水稻)近日迎来了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的成熟。经有关部门专家测产,采用数字化种植的晚稻示范田与传统经验管理的晚稻田相比,亩均增产7%,节约成本120多元/亩。
4月15日,西洞庭管理区中联智慧农业(水稻)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充分发挥大数据、物联互联、AI和智能制造的技术优势,打造集稻米生产、现代化农业服务、烘干冷藏、大米加工、检验检测、农产品电商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农业产业园,生产加工高端“数字大米”。
“智慧水稻(晚稻)成熟后,我们邀请了市农业农村局和区农业农村局有关农学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数字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进行田间测产和考评。”西洞庭管理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测产过程中,专家组考察了数字化种植和农户传统经验管理的一季晚稻田和双季晚稻示范田,并对两种管理方式随机选择代表性田块,参照农业农村部《超级稻测产验收办法》进行实收测产。经过收割、称重、测量水分及含杂率,最终折算出一季晚稻标准稻谷亩产:数字化管理亩产523.5kg/亩,传统经验管理亩产487.5kg/亩,前者较后者亩均增产7.3%,节约成本125.8元/亩;双季晚稻标准稻谷亩产:数字化管理亩产456.4kg/亩,传统经验管理亩产426.3kg/亩,前者较后者亩均增产7.1%,节约成本135.4元/亩。
“项目明年将进入示范阶段,种植面积将扩大到2000亩以上,形成水稻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基地开始尝试发展智慧农场。”西洞庭管理区智慧水稻基地负责人王伟表示。2022年,常德市还计划在澧县、汉寿县、鼎城区、桃源县各选择一两个面积在1000至2000亩以上集中连片、交通便捷、种植管理水平高、农田基础设施完备、经营主体积极性高的区域,用一年时间先行试点示范,为智慧粮食实现标准化种植和数字化管理提供试验基础和数据支撑。
原文链接:https://nyncj.changde.gov.cn/zhdt/gzdt/cddt/content_871723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湖南省首届“湘药”发展大... 04-22
-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农产... 04-21
- 我市召开2025年海洋综... 04-21
- 江门市召开农村集体资产上... 04-21
- 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议... 04-21
- 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 04-21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