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农业农村局五项举措确保安全度汛
今年入汛以来,商南县农业农村局积极采取措施,科学应对防大汛,确保安全度汛。
一是强化教育引导,树立防大汛思想意识。时刻绷紧“安全弦”,结合工作职责,充分利用党组扩大会、周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会学习传达各级会议精神,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思想意识,做到常抓不懈、汲取教训、警钟长鸣。及时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迅速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指示精神和省市防汛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全县防汛救灾调度会议精神,对防汛工作再次动员部署,坚决克服心存侥幸心理和消极厌战情绪,从思想上建立起防大汛的统一战线。
二是加强应对措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成立县农业农村局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应急会商机制,和县气象局保持联系,加强气象会商,及时传达汛情、雨情信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成立以局班子成员、局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年轻骨干干部为成员的防汛抢险突击队。投入10000余元,购买对讲机4套、车载大喇叭6套、雨靴雨衣雨伞、头戴式手电筒、铁锨、救生衣30余套等一批防汛救灾设备用品,加强了物资储备。
三是摸清涉农隐患,夯实工作责任。建立防汛应急处置网络图,进一步明确班子成员和下属单位联系包抓镇办责任,确保防汛工作落到实处。对全县9个农业园区、120个畜牧企业(合作社)(300头以上)、56个农业种植合作社、20个水产养殖企业(合作社)明确了防汛联络人,形成了上下一条线、左右横向到边的责任监管体系。成立3个督导检查工作小组,由分管副局长带队深入镇办,把防汛防滑和安全生产工作与乡村振兴示范点、特色园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养殖污染、长江禁捕、重大项目建设等一并进行督导检查,全面摸清隐患,督促整改落实。
四是科学制定预案,加强应急救灾指导。加强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宣传,明确在防汛工作中的第一主体责任,确保农业农村领域汛期安全。科学应对极端天气,加强监测预警,通过微信群、QQ群等各种渠道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到位,提早落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强化对大棚、畜禽场舍、农业园区、在建农业项目和农机库房等设施的管护。组织农民抓紧加固设施大棚和畜禽圈舍,及时收获已成熟作物,清理疏通田间沟渠和畜禽场排水系统,防止大面积内涝和次生灾害发生,用工作的确定性应对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
五是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安全度汛。进一步严明了当前防汛救灾期间的工作纪律,继续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带班值班制,要求值带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加强值班力量,制定印发《商南县农业农村局2021年主汛期间防汛值班安排》,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做到早预报、早发现、早处置,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农业灾害情况,第一时间开展灾后技术服务,第一时间开展生产自救,确保全县农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原文链接:http://nyncj.shangluo.gov.cn/templet/shangluoshi/xcbdshowarticle.jsp?id=651020
-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召开农产... 04-21
- 我市召开2025年海洋综... 04-21
- 江门市召开农村集体资产上... 04-21
- 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议... 04-21
- 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 04-21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