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体系迫在眉睫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且农业最易受自然风险影响。
前段时间河南遭遇被称为“千年一遇”极端特大暴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拷问、检验了我们应对大灾的风险防控能力。相对城市和工业,农业农村防灾减灾能力明显不足。截至7月29日,河南农作物受灾1450万亩,成灾940万亩、绝收550万亩。
用保险分散风险是我们在现实中的普遍做法,但遇到大灾,仅靠保险的力量还远远不够,需要一整套支撑体系来分散保险的风险。在国外农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很多都存在政府主导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笔者也呼吁,我国应尽快在国家层面建立“保险+再保险+大灾风险基金+紧急融资机制”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体系。其中后三项可理解为更加宽泛的“广义”上的再保险制度。
目前在这个体系中,有的环节没有建立或不完善,有的还停留在地方探索阶段。首先说保险,相比其他财产保险,农业保险本身就含有防范大灾的内容,但总体而言,触发大灾理赔的门槛较高,同时还存在着赔付不多、定损困难等问题。
其次是再保险。去年8月27日,财政部等9家单位共同发起筹建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再保险被业内称为“保险的保险”,能有效为保险公司分散风险。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成立的最主要职能就是分散农业保险大灾风险。目前公司处于成立之初,已经开展业务,未来将在我国农业保险大灾风险管理中处于最重要的位置。
然后是大灾风险基金,用于防范因农业巨灾风险引起的政府或保险公司超额赔偿风险。制度的建立有赖于政府财政支持,当一般的再保险不足以覆盖风险时,国家就会启动应用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基金。基金规定由中国农业再保险公司负责推动建立并统筹管理,目前国家层面的制度还没有建立,但已有部分省份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最后是紧急融资机制。在大灾面前,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当灾难大到前三项保障都无法“兜底”时,就需要启动紧急融资机制,由政府规定的主体向银行贷款,合理设定额度和期限,给予最优利率支持,并确保专款专用。目前这项制度在我国农业领域也还没有建立。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抗旱关键阶段,农业农村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这时候迫切需要及时启动农业灾害保险理赔工作,及时理赔、应赔尽赔。体系的建立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此次河南暴雨灾害做起,尽快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体系,为推进我国农业抗灾救灾做好“兜底”保障。
原文链接:http://nync.xingtai.gov.cn/news_show.aspx?id=4565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