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疫情扰动市场,生猪供过于求,养殖成本继续上涨
入冬以来人畜疫情双双反弹,北方地区多地被划为中高风险地区,养殖场普遍担忧疫情后期进一步扩散引起被动压栏以及饲料断档急于出栏,导致短期市场生猪供应量明显增加。
养殖端加速出栏给了屠宰端比较大的压价空间,收猪较此前顺畅许多,但屠宰场的开工率并没有随之出现明显上升,甚至还有下滑的趋势,这意味着目前终端的消费不及猪肉的供给,从而造成了短期内供需格局偏宽松的局面。
新冠疫情猪肉消费低迷
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官方提倡居民留在工作地过年,各地区特别是中小城市春节期间外出餐饮消费预计会受到影响,终端备货需求不大。
我们预计临近春节屠宰场陆续停工休假,养殖户出栏节奏加快,生猪和猪肉制品运输受阻导致北方产区供过于求,猪价预计继续趋弱为主,南北价差进一步拉大。不过,北方有杀年猪的传统,这一部分需求的兑现对猪价将形成提振,但在返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反弹幅度不太乐观。
春节期间的储备投放更有可能是雷声大雨点小,加工企业放假、餐饮受限、进出库检疫严格不利于冻品流通,关键还是在于主流肉制品的供需情况。但无论是冻肉还是国产猪肉,随着天气转暖各类疫病有效控制,需求都会逐渐恢复。
非瘟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
近期北方地区非瘟疫情复发、南方地区疫苗毒流行,对生猪存栏及能繁母猪存栏造成冲击。能繁母猪存栏量自去年2月连续10个月增长后,于12月再次出现环比减少,能繁母猪存栏较11月减少0.67%。这将影响到下半年的生猪出栏量,供给阶段性偏紧的情况有可能会再次出现,因此我们认为生猪全年价格将仍然能够在盈亏平衡线之上运行。
饲料上涨,养殖成本压力提高
截止1月29日,国内玉米指数升至2865元/吨,较上月底上涨256元/吨。沿海豆粕价格3610-3810元/吨一线,较本月高点跌190-340元/吨,但仍较上月底涨250-410元/吨。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带动猪粮比下降至11.5:1的水平,仍远高于6:1的合理水平,生猪养殖利润可观。(摘自:互联网)
原文链接:http://nyncj.yangzhou.gov.cn/nyncj/scfx/202102/UAFOGIZM4VXJACY0008LNMR6JLSXRQ5T.shtml
- 张家界市| 桑植县:多彩... 08-20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 08-20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桃江... 08-20
- 农业农村部持续强化网络售... 08-20
-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 08-20
- 张家界市| 省棉花专家来... 08-20
- 郴州市| 《中国县域经济... 08-20
- 衡阳市| 晚稻扩面超目标... 08-20
- 益阳市| 桃江:多措并举... 08-2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