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褐飞虱防控 虫口夺粮保丰收
8月中旬以来,褐飞虱受前期虫量迁入早、短翅成虫出现早、本地虫源与迁入虫源相互叠加等因素影响,田间虫量明显高于上年和常年。近期通过防控,大部分地区田间虫量得到有效控制,但部分用药不科学和漏治田块虫量仍较高,重发态势严峻,“冒穿”风险高。目前我市水稻正大面积处于灌浆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克服麻痹思想,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抓住关键时期,分类做好防治工作,确保虫口夺粮保丰收。
一、虫情动态
9月7日全市大田普查,田间主要以成虫和高龄若虫为主。赣榆平均虫量210头/百穴(60-440头/百穴);东海机插稻田平均虫量10头/百穴(0-200头/百穴),直播稻田平均虫量600头/亩(0-24000头/亩);灌南平均虫量32.5头/百穴(0-140头/百穴),平均卵量213粒/百穴(0-530粒/百穴)。
近期,气候条件适宜,田间食料条件好,十分利于褐飞虱繁殖为害,随着本地虫源进一步羽化,田间虫量还将进一步上升。
二、防治意见
一要加强监测预警。各地要紧扣“面广、量足、质高”的要求,认真做好系统监测与面上普查工作,准确掌握褐飞虱发生发展动态。要增强调查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增加调查频次和覆盖面,确保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田间虫情,为科学防治提供可靠依据。要严格执行周报制度和重大灾情实时报告制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明确发生重点区域和防治时期,有效指导面上防治工作开展。
二要科学组织防治。要坚持“把准时期、达标防治、绿色防控”的原则,组织和发动群众掌握在褐飞虱卵孵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开展群防群治和专业化防治,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要加强安全用药指导,避开高温时段施药,防止生产性安全事故发生。防治药剂可选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呋虫胺等单剂及其复配剂,避免使用噻虫嗪、吡虫啉、噻嗪酮等抗性水平高的药剂,用药前须上足水层,药后保水3-5天;针对已进入灌浆中期脱水田块,可使用敌敌畏拌沙土在晴天下午撒施;对虫卵量偏低田块以及综合种养田块,可使用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
三要加强服务指导。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大力开展宣传发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提高群众防治的主动性和科学性。要针对不同类型田块,加大分类指导力度,确保农户适期用药、科学防治,保障农业生产安全。要推进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防控效果和效率。
原文链接:http://nync.lyg.gov.cn/lygnyxxw/zzy/content/e20e8dad-087c-48a5-aa3b-bf9bdd3be77a.html
- 省住建厅党员干部赴吉林省... 08-01
- 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农业农... 08-01
- 第十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 07-31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厅长... 07-29
- 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十五... 07-23
- 小麦抗病早熟的“双效开关... 07-23
- 生物炭“双向”发力:破解... 07-22
- 二十届中央第六轮巡视对象... 07-21
- 植物糖转运蛋白进化与功能... 07-18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白城市洮北区:科技抢跑插... 05-20
- 刘国中:奋力夺取夏季粮油... 05-20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