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稻花香,灌南三岔河口闻“味稻”
三口,原名三岔河口,坐落于灌河南岸,是古盐河与来安河交汇之处。全镇共计有7万亩水稻。入秋之后,秋高气爽、秋虫长鸣,艳阳风轻,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点头致意,人们在金黄色的田野里忙碌着即将开始的收获季节。
地理环境优越。三口镇北依灌河、南临一帆河,境内有八条灌溉支渠,充足的水源和直通地头的防渗渠,保证了水稻田能够及时有效灌溉。从麦收后开始,日照进入最强最足期,没有山体和树林等物体遮挡的秧苗在光合作用下得到快速生长。站在田头眺望,块块碧玉阡陌纵横尽收眼底。
政策支持得力。近年来,三口镇6万干群,自力更生、勇于担当。为推进高效、绿色发展,根据市场需求,成立了专题水稻附加值研究小组。大力开展规模土地流转,培育有机水稻种植。以稻鱼混养为特色产业,形成了鱼和虾蟹吃水稻和水草,生物排泄物增加水稻生长养分的循环食物链。由于采用原生态管理方式,加工出来的大米饱满圆润,作出的米饭晶莹剔透、清香四溢。稻壳留做酿酒,酒味酱香醇厚。增加了舌尖上的美味。2018年获得了“味稻”小镇荣誉称号。
规模推进规范。积极发挥科学化种植和产业化拓展,不仅在粮食产出的数量上不低于国家下达的供给量,要求在水稻的质量上不断提高,确保粮食安全。把环境保护与开发绿色种养殖结合,严守耕地红线,加大督查力度杜绝因经济发展而忽视对农业用地的监管和追责。目前,全镇的水稻田近7万亩,其中有机水稻约占30%。
农民忙碌有奔头。坚持把农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科学管理、科学决策,镇村两级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水稻生长。水稻亩产数达到了1400斤以上。产量不断提高、产值不断增加,增强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再加上实行的是即收、即耕、即插的机械化耕作模式,增加了产量还减轻了劳动力。水稻栽插正好是水蜜桃成熟季节,农民现场栽插水稻与采摘水蜜桃观光旅游结合,增加了家庭农场发展后劲。流转土地的农户在农场里打工,除了土地流转的收入还能够实现家门口就业。(周海波)
原文链接:http://nync.lyg.gov.cn/lygnyxxw/zzy/content/8134eb75-d2d0-4b90-b89c-105bd7575446.html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