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方案
根据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网调查和专家会商分析结果,预测2020年全国草地贪夜蛾呈重发态势,发生区域涉及西南、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江淮、黄淮、华北、西北玉米区,并有迁入东北春玉米区的可能,发生区域占玉米种植区面积的80%以上,南方省份发生代次多、危害重,预计发生面积1亿亩左右。为做好2020年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实现“两个确保”,即确保虫口密度达标区域应防尽防,确保发生区域不大面积连片成灾。防控处置率总体达90%以上,总体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
二、防控策略
按照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坚持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开展大区联合监测,推行分区治理,突出主要作物和关键季节,落实防控指导任务。利用理化诱杀控制成虫种群数量,抓住低龄幼虫防治关键期,注重区域联防和统防统治。
三、防控措施
(一)监测预警
在西南和华南边境地区、迁飞扩散通道设立重点监测点,结合高空测报灯和黑光灯监测成虫迁飞数量和动态。在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东北和西北地区开展灯诱、性诱监测成虫发生情况。以玉米为重点,兼顾小麦、甘蔗、高粱等寄主植物,害虫生长季开展大田普查,确保早发现、早控制。
(二)分区防控重点
华南及西南周年发生区防控境外迁入虫源,遏制当地孳生繁殖,加强成虫诱杀,减少迁出虫源数量;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重点扑杀迁入种群,诱杀成虫,扑杀本地幼虫,压低过境虫源基数;黄淮海及北方地区以保护玉米生产为重点,加强迁飞成虫监测,主攻低龄幼虫防治。
(三)主要技术措施
1.生态调控及天敌保护利用:以草地贪夜蛾周年发生区和境外虫源早期迁入区为重点,强化生物生态预防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可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发挥生物多样性的自然控制优势,促进可持续治理。
2.种子处理技术:选择含有氯虫苯甲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实施种子统一包衣,防治苗期草地贪夜蛾。
3.成虫诱杀技术:在成虫发生高峰期,采取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压低发生基数,减轻危害损失。
4.卵期和幼虫防治技术:抓住低龄幼虫的防控最佳时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重点关注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1)生物防治: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多杀霉素、印楝素、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药,或者释放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和东亚小花蝽、益蝽等捕食性天敌昆虫防治。(2)应急防治:针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可选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草地贪夜蛾的应急防治用药,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虱螨脲等,及时开展科学防治,注意轮换用药和安全用药。
原文链接:http://nync.gansu.gov.cn/apps/site/site/issue/syjs/zwbh/2020/05/29/1590738792565.html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