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出规模 产业“转”出效益
日前,记者来到萧县刘套镇陈屯村,看到许多村民正在忙着冲洗挑拣刚刚收获的莲藕。
“近年来,合作社租赁70亩土地,用于种植浅水藕,都是绿色健康食品,很受欢迎。”萧县永丰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震告诉记者。
陈屯村党总支书记刘爱玲说,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合作社大量用工季节,务工村民每天收入从80元到400元不等。目前,全村浅水藕产业已带动20余名困难群众常年务工增收。
近年来,萧县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提高科技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比重。刘套镇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探索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发展经济附加值高的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其中,萧县蒋慎家庭农场流转贫困户土地34亩,以种植早桃、冬桃等为主,直接带动18户困难群众增收。
“黄河故道边的水晶梨、管粥集的葡萄、芈集的晚熟桃等,通过微商、电商完成了农产品上行,带动农民增收。”刘套镇负责人说。
记者来到新庄镇沟头村,一眼望去都是一排排温室大棚,十几个农民正在田头忙碌。
“一天能挣100元,每年至少能挣2万元,离家也近。”61岁村民王雪华说。
2018年起,沟头村从一片荒地开始,围绕水果和蔬菜种植业,打造蔬果之乡。去年,该村投资100万元,流转土地建设10座温室大棚,目前全部被种植大户租用,前后共带动王雪华等30余户困难群众增收脱贫。眼下,沟头村人均收入已达14000元,全村2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蔬菜种植还为村集体经济贡献了力量。2020年底,沟头村集体收入达22.2万元。
土地“流”了出规模,产业“转”了出效益。“集体有了收入,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设施建设就有了资金保障。”沟头村第一书记杨健说,沟头村将抓住“引江济淮”这一契机,让特色种植业与农村生态旅游进一步结合起来,通过拓展果蔬基地各项功能,带动沟头村成为集现代种植、农产品深加工、观光、休闲、采摘、娱乐为一体的农旅乐园,实现“产业+旅游”双向收益。
(记者 何雪峰)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rdzt/nyfp/gzdt/55533271.html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