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建工厂,创品牌,让蜂蜜香飘山外”
胸前挂着奖章、手上捧着奖状,刚刚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王贞六在北京领完奖后,就一直挂念着黔江区黑溪镇那个名叫担子坪的深山小地方,那里是他的老家。“养蜂不赶花,如同空养嗒。回到家后,我就马上去‘赶花’了。”2月26日,他对重庆日报记者说。
今年71岁的王贞六能当上担子坪“蜂王”,离不开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
王贞六一家的生活以前还算过得去。不过,随着他的年纪越来越大,出去打工四处碰壁,加上老伴多病,儿子因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家里只靠着4亩玉米地和养猪养鸡生活,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2014年,王贞六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5年的一天,帮扶干部张孝华给王贞六打来电话称,区扶贫办专门给贫困户开了养蜂技术培训班,问他有没有意愿去听一听。王贞六马上报名参加。培训结束后,他从网上购买巢框,把传统的圆桶养蜂改成方桶,完成了“3改4”(将3桶蜜蜂分成4桶)。然后,他又到黎水镇养蜂大户陈明科家拜师,并买回4桶蜜蜂。
从陈明科那里以及书本上,王贞六学会了“追花”——五倍子花开在高山,就上山追;家门口的乌桕开花,就赶回来。只要有花的地方,都少不了王贞六的身影。一年转场四五次,在山上一住就是大半年。到年底,王贞六掰起指头一算:收入8000元。
2016年,王贞六揣着卖蜂蜜、卖猪的收入和找亲戚借的1万多元,加上政府帮扶的产业发展金,到江津买回35桶蜂。当年,他收获700多斤蜂蜜,收入8万余元,成功脱贫。
2016年7月,王贞六成立了中蜂养殖股份合作社。他还向镇上要来贫困户花名册,挨家挨户送上自家的蜜蜂。目前,合作社已有41户群众加入,发展蜂群400多群,受他帮助的贫困户都在2018年以前脱了贫。
2019年,王贞六组织黔江区养蜂合作社和农户抱团发展,又在去年初成立了重庆市黔江区蜜蜂产业协会,发展了105个会员。如今,将山里的蜂蜜卖出去、卖个好价钱,成了王贞六最大的心愿。“现在要抓紧时间建蜂蜜加工厂,创统一品牌,让老家的蜂蜜香飘山外。”王贞六信心满满地说。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103/t20210301_8949877.html
- 韩俊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 08-12
- 省市场监管局召开2025... 08-11
-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开展“公... 08-11
- 欧海林看望慰问高校新入职... 08-11
- 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成都... 08-11
- 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信访工作... 08-11
- 四川在全国知识产权系统规... 08-11
- 赵辉到自贡调研彩灯产业知... 08-11
- 高晓宇率队到自贡宜宾调研... 08-11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白城市洮北区:科技抢跑插... 05-20
- 刘国中:奋力夺取夏季粮油... 05-20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