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大山里的引水人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阿旺镇海科村,距著名的旅游景点“红土地镇”直线距离仅9公里,这里同样有高山深谷,有山顶的居民,有他们世代耕种的红色土壤,有红土地上层层堆叠的地界曲线。这里同样风光壮美,人民勤劳,但这里同样缺水,山民面朝大山,庄稼靠天吃水。水,是山区群众堪比黄金的珍贵资源。
2006年以前,海科人喝的是房顶瓦沟里收集的雨水;哪个山坳坳里有一塘水,一天到晚都有人排队挑水;洗衣服,只能积攒了挑到数公里外的山谷底水沟里洗;洗澡,从没听说过淋浴,只敢用水盆装水擦洗。村书记陈华开玩笑说,村里到了岁数的男人很难找得着媳妇,就算找着了,也经常会跑掉。那些缺水的岁月,山区人民过得很艰苦。
2006年,海科村从拖落村脑子组大箐沟引水到海科村,长达9公里的管道,由1500多根5厘厚的钢管焊接而成,水管穿越高山深谷,将清澈的山泉水送到村民家中,3000多村民吃水难的问题一举解决。
2018年11月,海科村脱贫攻坚项目更换引水管道,解决管道老化问题,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在村主任秦平的引领下,众人来到拖落村白泥井小组半山上的施工现场,这里山风大,山坡陡,在蛇行小路上行走都担心会不会被吹到跌落山谷。崭新的钢管只能运到山顶的公路末梢,要用人工搬运到半山腰上,50来公斤重6米长的钢管一个人扛一根,山路陡峻,其难度可想而知。遇到峡谷,先把钢绳放到谷底,在峡谷的另一边把钢绳吊起来,再沿着钢绳把焊接好的钢管传送过去,施工难度很大,不仅耗时费力,且十分危险。而这些引水进村的工人,平均工资不到300块一天。 人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海科,在像海科这样的山区,吃水,不能忘了这些引水人。(昆明信息港 记者上官艳君 通讯员土春荣)
原文链接:https://nync.yn.gov.cn/news14393/20201217/7062527.shtml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