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秸秆膨化摇身成“面包”“秸秆变肉”变废为宝
近期,吉林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深入实施“秸秆变肉”工程,创新政策和信贷支持手段,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让秸秆“变废为宝”,摇身“面包”“草罐头”,变成牲畜的“美味佳肴”,不断优化吉林省大牲畜产能。
秸秆进行膨化处理后,补水加菌、打捆裹膜,入库发酵,生产出的饲料被乡亲们俗称“面包”“草罐头”,是肉牛、肉羊、奶牛和梅花鹿的上等口粮。这两天,嘉源秸秆生物科技公司投资12万元引进的秸秆膨化机,每天生产量达到百吨,比过去翻了一倍。
吉林省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4000万吨,然而每年饲料化利用不到20%,只有750万吨。究其原因,像包文权这样的秸秆饲料生产加工企业,曾经面临很多发展困境。储存成本大,缺乏配套收集、运输机械设施;扩大规模必须拉长供应半径扩大原料供给,运输成本就会上升。吉林省刚出台的“秸秆变肉”工程,就要集中攻克这些短板弱项。容积在500立方米及以上的单体贮窖可享受补助;收贮秸秆100吨以上的,最高补助100万元;秸秆饲料加工机械,不但享受国家农机补贴,另外还有补助。积极落实秸秆饲料化利用补贴、用地用电等支持政策,推广“吉农牧贷”融资模式,鼓励规模以上秸秆饲料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产品研发。
每逢秋季秸秆焚烧难禁,造成环境污染,根子还在于开发利用不够。吉林省紧紧抓住秸秆饲料化利用这个牛鼻子,向新技术和新产品要效益,在生物菌、酶制剂、加工机械、技术集成改造等短板方面,不断寻求新突破。同时帮助企业成立研发团队,积极推广秸秆膨化技术,持续为秸秆饲料生产加工龙头企业注入研发动力。
今年以来,吉林省以发展肉牛、肉羊、奶牛和梅花鹿四大产业为支撑,加快推进“秸秆变肉”工程实施。在未来几年,全省力争秸秆饲料化利用1500万吨,利用率达到37%,肉羊、肉牛饲养量分别新增200万头、500万头。
原文链接:http://nync.ln.gov.cn/nyyw/qgnyxxlb/202012/t20201218_4052613.html
- 『滕粮善品』发布一周年:... 09-03
- 省住建厅召开深入贯彻中央... 08-25
- DNA甲基化动态调控棉花... 08-21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 08-21
- 江苏省班组长数字能力大赛... 08-21
- 天津:“选育用”激发乡土... 08-20
- 智慧渔场建设人才培训班圆... 08-20
- 金寨县沙河乡:选、育、用... 08-20
- 定远县返乡务农就业创业青... 08-2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